![](https://www.yu-jen.tw/data/editor/images/664-692.jpg)
![](https://www.yu-jen.tw/data/editor/images/664-692-.jpg)
![](https://www.yu-jen.tw/data/editor/images/664-692--.jpg)
本品取整料大理石製作,紋理緻密溫潤,凝白亮澤。雕琢裸女造型,女子面容秀美 溫婉,五官立體,眉骨突出,鼻樑挺直,下顎圓潤,雙唇豐滿,面帶微笑,仰首望 天。長髮梳理整齊,披覆於背後。上身微前傾,雙手撐地,大腿肌肉結實,斜坐於 地,展現出堅毅且健康、明朗而樂觀的女性形象。女子身軀比例精確,腹部因坐姿 而擠壓出的肌肉與質感極為逼真,完美表現出肌肉起伏與皮膚細緻感,展現作者無 與倫比的雕刻功力。
北村四海,將大理石雕刻技法完整導入日本的第一人。出生於宮雕師北村喜代松之 家,本名直次郎,十二歲立志承襲父業,二十歲已獨當一面與父親在信濃越後一 帶的社寺從事裝飾雕刻工作。其立志赴法留學,為籌措旅費及學費,明治二十六 年(1893 年),上京投入牙雕家島村俊明門下,積極籌備留學事宜。明治二十八年 (1895 年),以〈草刈童子〉獲東京雕工會一等褒狀,同年日本美術協會展以〈神 武天皇騎馬像〉獲實業家安田善次郎青睞購藏,此後在安田翁的資助下成立工房, 並拜入石川光明門下精進,亦向松本大多郎醫師學習解剖。明治三十三年(1900 年)赴法國巴黎學習西式大理石雕塑,並於巴黎美術學校旁聽藝術解剖學。
北村四海於明治三十五年(1902 年)返回日本,開始以大理石 製作雕塑作品。其自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第二回參展便獲三等賞殊 榮,此後數屆佳作連連,聲名大噪。第九回文展作品〈夏娃〉(圖 一),獲三等賞,並被文部省購藏,曾任文展審查員、帝展審查 員。大正九年(1920 年),其製作台灣大學醫學院前身,台灣總 督府醫學校創立者山口秀高博士與其繼任者高木友枝校長的大理 石胸像(圖二)。
![](https://www.yu-jen.tw/data/editor/images/690.jpg)
文獻參考
圖一 北村四海〈夏娃〉,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庋藏,
摘錄自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網站
圖二 北村四海〈高木友枝〉,台大醫學院醫學人文博物館庋藏,
摘錄自台大醫學院醫學人文博物館網站
台灣天才雕塑家黃土水,第一次在大正九年的第二回帝國美術展 覽會中以〈番童〉首次入選,轟動台灣。當年的帝國美術院審查 委員主任便是北村四海,隔年第三回帝展黃土水又以〈甘露水〉 再度入選,北村四海亦是審查員。此件作品署名四海並鐫刻昭和 二年款,是晚年最後之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