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銅胎,菱形敞口,束頸,豐肩,筒形深腹,腹下漸斂,外撇圈足。為有線七寶 燒,口沿至頸部紋飾繁複多樣,色彩繽紛。口沿以深、淺藍釉飾回紋一周,其上紅 釉飾 V 形紋理,下承一周連珠花卉紋,頸部穿插獸面與花卉紋,肩頸交接處掐絲飾 雲紋,間有一周圓形開光,開光內各飾不同圖騰。腹上半部施橘紅色地,往下漸變 為淡綠色地,色彩過渡自然,柔和雅致。其上掐絲飾粉紫色花穗垂落,形成天然的 浪漫簾幕,澤鷸尖長喙,扭首,身姿豐滿,穿行於紫藤花間。前景為牽牛、百合、 菊花等各式花草盛開,延伸至另面,玫瑰花綻放枝頭,文鳥或停佇枝幹,或翱翔天 際,靈巧生動。足牆飾以連珠、如意雲、菱形紋等多種紋樣,層層遞進,繁縟有序。
七寶燒,以明燦瑩潤的釉料與精緻典雅的美麗圖案著稱,宛如世間珍寶,故以佛經 「七寶」以表達珍愛瑰寶之名。七寶燒屬景泰藍工藝的延伸,在金、銀、銅、鐵的 金屬上附一層透明釉,高溫燒製而成,使熔釉玻璃質料附於坯體表面,呈現美麗色 彩。其源於天保年間,梶常吉(1803 - 1883 年)研究荷蘭琺瑯工藝後獲取靈感, 後經改良成為現在的七寶燒;明治初年又在既有傳統上汲取西方新興技術,開創出色 彩華麗且細膩巧緻的嶄新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