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銅鑄,以威武之姿作站立狀,頭戴寶冠,頂束高髻,耳側繒帶飛揚。面龐方 闊,劍眉聳立,雙目炯炯,鼻樑短蹙,嘴角微微上揚,神情莊嚴。身著鱗甲胄,足 蹬雲頭高靴,形象勇猛彪悍。甲胄的形制完全依仿古代武士裝束,其胸、背有兩塊 銅鏡保板,腹、腿及臂部用鱗甲覆蓋,兩肩、手腕及腳踝上配有獸頭護套,身後帔 帛隨風飄揚,極富動感。右手垂於身側持三叉戟(已佚),左手掌心朝上舉托七寶 玲瓏塔,姿態雄健有力,為護衛與解救世間疾苦眾生之表徵。
托塔天王是佛教中四大天王之一,即「北方多聞天王」。梵名毗沙門,管領羅剎夜 叉、佛令掌擎古佛舍利塔,故俗稱托塔天王。唐宋時期認為鎮守邊關的「李靖大將 軍」是多聞天王的化現,敕諸府州軍建天王堂奉祀之。元時繪其像於旗,列於鹵簿 之內。本尊造像形象生動大方,其手托七寶玲瓏塔,應為明代神仙小說《封神演義》 中的仙家法寶「三十三天黃金舍利子七寶玲瓏塔」,是護身寶物,可用於收伏妖魔 鬼怪、鎮壓邪眾、投擲誅敵等。整體工藝層次分明,且具極強立體感,為明代典型 漢傳佛教所供奉的托塔天王像。

拍場類似作品
十五世紀〈銅托塔天王〉,拍賣於北京翰海 2013 年 6 月 2 日,編號 2863,成交價 RMB 920,000
托塔天王是佛教中四大天王之一,即「北方多聞天王」。梵名毗沙門,管領羅剎夜 叉、佛令掌擎古佛舍利塔,故俗稱托塔天王。唐宋時期認為鎮守邊關的「李靖大將 軍」是多聞天王的化現,敕諸府州軍建天王堂奉祀之。元時繪其像於旗,列於鹵簿 之內。本尊造像形象生動大方,其手托七寶玲瓏塔,應為明代神仙小說《封神演義》 中的仙家法寶「三十三天黃金舍利子七寶玲瓏塔」,是護身寶物,可用於收伏妖魔 鬼怪、鎮壓邪眾、投擲誅敵等。整體工藝層次分明,且具極強立體感,為明代典型 漢傳佛教所供奉的托塔天王像。

拍場類似作品
十五世紀〈銅托塔天王〉,拍賣於北京翰海 2013 年 6 月 2 日,編號 2863,成交價 RMB 9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