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玉質,溫潤細膩,瑩潤光潔,打磨細緻,局部帶有黃 褐沁色,充盈古韻。正方形硯堂,周環水渠,內起四方墨 堂,形取唐代石渠硯形。器身四周滿飾雷紋錦地,繁密規 矩,刻劃清晰,四面中央皆浮雕獸面銜環紋,獸面兩側雕對 稱夔龍紋,紋樣神秘威嚴。四角為獸面形足,硯底深凹三層 階狀,中央刻「宜子孫」方印,邊環刻楷書御製詩:「石渠 唐硯。貯西清,趙宋端溪,此倣成。雖曰文房聚所好,欲因 題句輒慚生。乾隆御題。」詩錄於《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 (八)》,〈詠宋端石倣唐石渠硯〉(圖一),並鐫「德充 符」印。字體款識刻琢清晰,刀法老練。整器圖案莊重,工 藝精湛,繁而不亂。
圖一 〈詠宋端石倣唐石渠硯〉御製詩文
出處:《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八)》,御製詩四集,卷八十二,頁 8-529
石渠閣為西漢皇家藏書處,是按儒家經典中理想化的禮儀宗廟觀念建造之建築,《三輔 黃圖》記載:「石渠閣,其下壟石為渠以導水,若今禦溝,因為閣名。所藏入關所得秦 之圖籍。」漢宣帝甘露三年,劉向等五經諸儒講論五經於石渠。此硯造型取意石渠閣四 方環水的建築設計,形制特殊罕見。石渠硯縮大為小,墨水注於其中,促使帝王在臨池 揮墨時觀天地、明古今,流行於漢代,以後各代均有製作。如乾隆帝下令編纂的《欽定 西清硯譜》,載錄一方唐代褚遂良的端溪石渠硯(圖二),硯背之覆首內鐫刻褚遂良題 寫銘文:「潤比德,式以方。繞玉池,注天潢。永年寶之,斯為良。」
乾隆皇帝傳承中國古代文人追古思幽之傳統,其審美具濃重「求師述古風」傾向。傳世 乾隆御製藝術品中有大量臨摹古物器形、紋理及風格的宮廷工藝精品,其數量規模、製 作工藝之卓越均為歷代之冠。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澄泥仿古石渠 硯〉(圖三),其造型、紋樣及工藝,與本品極為類似,可資參考。然本品取青白玉雕 琢,除實用功能外,又蘊含對古韻之追求,實為罕見玉雕文房佳品。
圖二 〈唐褚遂良端溪石渠硯〉
出處:《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西清硯譜》,卷七
圖三 清乾隆〈澄泥仿古石渠硯〉,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文房四寶.紙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 年,頁 146-147 ,圖版 97
圖一 〈詠宋端石倣唐石渠硯〉御製詩文
出處:《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八)》,御製詩四集,卷八十二,頁 8-529
石渠閣為西漢皇家藏書處,是按儒家經典中理想化的禮儀宗廟觀念建造之建築,《三輔 黃圖》記載:「石渠閣,其下壟石為渠以導水,若今禦溝,因為閣名。所藏入關所得秦 之圖籍。」漢宣帝甘露三年,劉向等五經諸儒講論五經於石渠。此硯造型取意石渠閣四 方環水的建築設計,形制特殊罕見。石渠硯縮大為小,墨水注於其中,促使帝王在臨池 揮墨時觀天地、明古今,流行於漢代,以後各代均有製作。如乾隆帝下令編纂的《欽定 西清硯譜》,載錄一方唐代褚遂良的端溪石渠硯(圖二),硯背之覆首內鐫刻褚遂良題 寫銘文:「潤比德,式以方。繞玉池,注天潢。永年寶之,斯為良。」
乾隆皇帝傳承中國古代文人追古思幽之傳統,其審美具濃重「求師述古風」傾向。傳世 乾隆御製藝術品中有大量臨摹古物器形、紋理及風格的宮廷工藝精品,其數量規模、製 作工藝之卓越均為歷代之冠。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澄泥仿古石渠 硯〉(圖三),其造型、紋樣及工藝,與本品極為類似,可資參考。然本品取青白玉雕 琢,除實用功能外,又蘊含對古韻之追求,實為罕見玉雕文房佳品。
圖二 〈唐褚遂良端溪石渠硯〉
出處:《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西清硯譜》,卷七
圖三 清乾隆〈澄泥仿古石渠硯〉,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文房四寶.紙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 年,頁 146-147 ,圖版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