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胎質縝密細膩,白釉地微泛青,釉質肥厚瑩潤。青花色澤豔麗清新,深淺相間,結 合凝聚及暈散等特點,凝聚處呈現銀黑色結晶斑,即「鐵鏽斑痕」,俗稱「錫光」。 整體造型俊秀,蒜頭口,束頸,扁圓腹,下承外撇圈足,平底內凹如玉璧,平面露胎 處自然形成「火石紅」斑點。口、肩飾對稱如意耳,腹兩側凸飾乳丁紋。通體青花紋 飾,外口沿飾如意紋,腹飾錦紋,足牆飾下垂如意紋和朵梅紋。腹部主體紋飾安排精 密,設計為六角星形,內繪纏枝蓮花,再以同心圓樣式呈放射狀,向外層層鋪排,構 成六邊形錦式開光排布,內分繪各式折枝花卉紋及海水紋,紋樣繁複,瑰麗華美,展 現明永樂時期御窯藝匠過人創思。
整體造型與裝飾風格獨特,是以中東地區金屬鑲嵌器為原型, 繁複紋樣具濃厚伊斯蘭風情。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明永樂〈青花錦紋花卉紋如意耳扁壺〉(圖一),及大英博物館 庋藏明永樂〈青花錦紋綬帶耳蒜頭口扁壺〉(圖二),器形、構 圖皆與本品極為相似,可資參考。
圖一 明永樂〈青花錦紋花卉紋如意耳扁壺〉,H24.3cm,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上)》,香港商務印書館,2008 年,頁 41,圖版 39
圖二 明永樂〈青花錦紋綬帶耳蒜頭口扁壺〉,H24.2cm,大英博物館庋藏
出處:《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藏中國陶瓷精選》,文物出版社,2013 年,頁 102-103,圖版 27
圖三 明永樂〈青花錦紋扁平大壺〉,H45cm,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同圖一,頁 37,圖版 35
元代與中東往來密切,雙方藝術交流頻繁,融合不同風格樣貌 和象徵意涵,成就獨有風華。在瓷器方面,中東幾何式構圖流 行於青花盤,然紋樣仍以傳統典型紋飾為主。至明永樂年間, 國勢強盛,派遣鄭和七下西洋,是為永樂盛世。由於頻繁的對 外貿易和文化交流,此時期的瓷器造型和紋飾明顯融有伊斯蘭 文化特色,多源自或摹擬敘利亞、埃及等地的陶、銅、金、 銀、玻璃、玉之紋飾,搭配典型蓮紋、浪紋等,裝飾紋樣新 穎、華麗而獨特。此類作品之參考列證如清宮舊藏,北京故宮 博物院庋藏明永樂〈青花錦紋花卉紋如意耳扁壺〉(圖一)、明 永樂〈青花錦紋扁平大壺〉(圖三)、明永樂〈青花錦紋壯罐〉(圖 四),與本件明永樂〈青花錦地花卉紋如意耳扁壺〉,紋飾皆設 計精巧,工藝嫻熟,出類拔萃。
清雍、乾時期,御窯仿效永樂青花瓷甚廣,式樣頗多,其中扁壺之裝飾紋樣需依器物弧度變化, 難度頗高,較為罕見。列舉雍正朝直接承襲明永樂青花扁壺原例之作,如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 物院庋藏清雍正〈青花錦紋如意耳扁壺〉(圖五),與明永樂時期之製作略有差異。兩者相比,永 樂器需橫向分段,逐段拉坯,再組合成器,製作尤為艱鉅;雍正器為前後相接,壺側隱約顯露接 痕,腹部平滑較膨圓。其次,永樂器釉料為進口蘇麻離青,青花深邃,自然流淌,產生深入胎骨 之效果;雍正用國產釉料代替進口釉料,以濃色堆點技法體現黑斑及暈散。由上述製作技法及釉 料比對,皆可看出不同時代工藝特色之展現。
圖四 明永樂〈青花錦紋壯罐〉,H28.5cm,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同圖一,頁 45,圖版 43
圖五 清雍正〈青花錦紋如意耳扁壺〉,H25.1cm,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下)》,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年,頁 113,圖版 99
拍場類似作品
圖六 明永樂〈青花花卉錦紋如意耳扁壺〉,H24.5cm,拍賣於香港蘇富比 2016 年 4 月 6 日,編號 17,成交價 HKD 110,520,000
曾現身拍賣場之相似拍品,如香港蘇富比 2016 年 4 月 6 日,編號 17,明永樂〈青花花卉錦紋如 意耳扁壺〉(圖六),創下港幣 1 億 1052 萬元之成交紀錄,足見此類精品在官窯中之顯赫地位。 久手堅憲二(1895-1987 年),出生於日本沖繩憲那霸市,為地方名門望族,1926 年左右創辦 永藏商事株式會社,並在日本本土及香港設立多家分店及辦事處。在創立十周年時,精選重要藏 品,特製漆盒編列永藏珍品。本品以罕見繁複幾何式開光設計,線條平直,從圓心出發,層層遞 進,繪工纖細勁挺,線條優美清晰,筆意酣暢飽滿,融會中西文化優點,為完美藝術的結合,盡 顯景德鎮御窯藝匠驚人造詣,展現永樂盛世顯赫彪炳之珍品,編列為永藏第二〇五番珍藏。
整體造型與裝飾風格獨特,是以中東地區金屬鑲嵌器為原型, 繁複紋樣具濃厚伊斯蘭風情。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明永樂〈青花錦紋花卉紋如意耳扁壺〉(圖一),及大英博物館 庋藏明永樂〈青花錦紋綬帶耳蒜頭口扁壺〉(圖二),器形、構 圖皆與本品極為相似,可資參考。
圖一 明永樂〈青花錦紋花卉紋如意耳扁壺〉,H24.3cm,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上)》,香港商務印書館,2008 年,頁 41,圖版 39
圖二 明永樂〈青花錦紋綬帶耳蒜頭口扁壺〉,H24.2cm,大英博物館庋藏
出處:《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藏中國陶瓷精選》,文物出版社,2013 年,頁 102-103,圖版 27
圖三 明永樂〈青花錦紋扁平大壺〉,H45cm,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同圖一,頁 37,圖版 35
元代與中東往來密切,雙方藝術交流頻繁,融合不同風格樣貌 和象徵意涵,成就獨有風華。在瓷器方面,中東幾何式構圖流 行於青花盤,然紋樣仍以傳統典型紋飾為主。至明永樂年間, 國勢強盛,派遣鄭和七下西洋,是為永樂盛世。由於頻繁的對 外貿易和文化交流,此時期的瓷器造型和紋飾明顯融有伊斯蘭 文化特色,多源自或摹擬敘利亞、埃及等地的陶、銅、金、 銀、玻璃、玉之紋飾,搭配典型蓮紋、浪紋等,裝飾紋樣新 穎、華麗而獨特。此類作品之參考列證如清宮舊藏,北京故宮 博物院庋藏明永樂〈青花錦紋花卉紋如意耳扁壺〉(圖一)、明 永樂〈青花錦紋扁平大壺〉(圖三)、明永樂〈青花錦紋壯罐〉(圖 四),與本件明永樂〈青花錦地花卉紋如意耳扁壺〉,紋飾皆設 計精巧,工藝嫻熟,出類拔萃。
清雍、乾時期,御窯仿效永樂青花瓷甚廣,式樣頗多,其中扁壺之裝飾紋樣需依器物弧度變化, 難度頗高,較為罕見。列舉雍正朝直接承襲明永樂青花扁壺原例之作,如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 物院庋藏清雍正〈青花錦紋如意耳扁壺〉(圖五),與明永樂時期之製作略有差異。兩者相比,永 樂器需橫向分段,逐段拉坯,再組合成器,製作尤為艱鉅;雍正器為前後相接,壺側隱約顯露接 痕,腹部平滑較膨圓。其次,永樂器釉料為進口蘇麻離青,青花深邃,自然流淌,產生深入胎骨 之效果;雍正用國產釉料代替進口釉料,以濃色堆點技法體現黑斑及暈散。由上述製作技法及釉 料比對,皆可看出不同時代工藝特色之展現。
圖四 明永樂〈青花錦紋壯罐〉,H28.5cm,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同圖一,頁 45,圖版 43
圖五 清雍正〈青花錦紋如意耳扁壺〉,H25.1cm,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下)》,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年,頁 113,圖版 99
拍場類似作品
圖六 明永樂〈青花花卉錦紋如意耳扁壺〉,H24.5cm,拍賣於香港蘇富比 2016 年 4 月 6 日,編號 17,成交價 HKD 110,520,000
曾現身拍賣場之相似拍品,如香港蘇富比 2016 年 4 月 6 日,編號 17,明永樂〈青花花卉錦紋如 意耳扁壺〉(圖六),創下港幣 1 億 1052 萬元之成交紀錄,足見此類精品在官窯中之顯赫地位。 久手堅憲二(1895-1987 年),出生於日本沖繩憲那霸市,為地方名門望族,1926 年左右創辦 永藏商事株式會社,並在日本本土及香港設立多家分店及辦事處。在創立十周年時,精選重要藏 品,特製漆盒編列永藏珍品。本品以罕見繁複幾何式開光設計,線條平直,從圓心出發,層層遞 進,繪工纖細勁挺,線條優美清晰,筆意酣暢飽滿,融會中西文化優點,為完美藝術的結合,盡 顯景德鎮御窯藝匠驚人造詣,展現永樂盛世顯赫彪炳之珍品,編列為永藏第二〇五番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