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筒呈菱形,直壁,淺圈足。通體光素,內施白釉,光澤細潤,外壁施爐鈞釉,釉汁自然流淌,亮澤天藍釉面布滿深藍色垂流條紋,如同五彩繽紛的孔雀翎羽,斑斕交織,幽雅雋永,賞心悅目。《南窯筆記》載:「爐鈞一種,乃爐中所燒, 顏色流淌中有紅點者為佳,青點次之」。
爐鈞釉,是發展歷史較晚的一種瓷器,創燒於清雍正年間, 雍正、乾隆二朝盛行,因低溫爐內燒成仿宋鈞釉而得其名, 成為清代單色釉中饒具特色的高貴品種。本件筆筒釉面潤澤,深、淺藍色交織熔融,極盡變幻之能事,別具意蘊。
爐鈞釉,是發展歷史較晚的一種瓷器,創燒於清雍正年間, 雍正、乾隆二朝盛行,因低溫爐內燒成仿宋鈞釉而得其名, 成為清代單色釉中饒具特色的高貴品種。本件筆筒釉面潤澤,深、淺藍色交織熔融,極盡變幻之能事,別具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