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銅鑄鎏金,頭戴五葉寶冠,葫蘆形髮髻,後束髮繒帶,耳戴環璫。長眉細目,雙眼低垂,面龐端正,呈寂靜相。上身袒露,雙肩各豎出盛開蓮花,雙手各牽一蓮枝,右手當胸施說法印,左手持圓果(寶珠),掌心向外作與願印,胸前披飾華麗瓔珞,帛帶飄逸繞於肩臂,極具莊嚴之感。下著天衣綢裙,繫腰帶瓔珞,衣裙紋褶曲轉自如,呈現柔軟律動感。手、臂、踝處飾有釧環,雍容華貴。右腿結跏趺坐,前俯臥小獅,左腿屈膝弓起,呈遊戲姿坐於仰覆蓮瓣台上,上下飾連珠紋一周,蓮花瓣尖微微卷起,飽滿圓潤,姿態雍容大度。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十五/十六世紀〈銅鍍金遊戲坐蓮花手觀音菩薩〉(圖一),整體造像與本尊像形制極為近似,風格皆承襲印度的帕拉王朝佛像藝術特點。
波羅王朝又稱帕拉王朝,是八至十二世紀統治印度東北部的重要王朝,也是佛教美術在印度蓬勃發展的輝煌時代,此時佛教造像美術作品中,文殊是最常見的菩薩像之一。文殊菩薩印度梵語稱「Manjusri」,漢文稱「曼殊師利」,意譯「妙德」和「妙吉祥」,除象徵智能,更有吉祥之意。據《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載:「文殊菩薩為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之子,生時屋宅化如蓮花,由其母之右脅出生,身紫金色。初生即能語言,後詣諸仙人所求出家法,因酬對者無,故至佛所出家學道。釋迦滅度後,他來到雲山,為五百仙人解釋十二部經。最後又回到出生地,在尼拘陀樹下結跏跌坐,入於涅槃。」另文殊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二脅侍之一,作為智慧的化身,經常協同釋迦宣講佛法。如《維摩詰經》:「其代表釋迦佛,率領弟子們前去探望病中的維摩詰,並與維摩詰反覆討論大乘佛教教義,宣說大乘佛法玄理。」追溯文殊菩薩雕塑風格源流,可見檀香山藝術學院庋藏九世紀〈印度波羅王朝文殊菩薩像〉(圖二)呈遊戲坐姿,腰部纖細、僧衣輕薄貼體、軀體線條流暢,最明顯的特徵是左手持優缽羅花,右腿屈膝弓起,腳踏蓮台,展現印度既寫實又古典的藝術氣質,可為本尊像承襲東北印度帕拉造像風格之參考。
在影響西藏佛像藝術的各種外來藝術中,帕拉風格綿延不斷的藝術傳承,鮮明而獨特民族風格特徵,在漢藏佛教藝術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十五/ 十六世紀〈銅鍍金遊戲坐蓮花手觀音菩薩〉(圖一)及本尊像皆具漢人面相特徵,亦吸取藏式帕拉造像風格,發展出面貌獨特的漢藏風格。然本尊像原通體鎏金,經歲月流逝,愈發顯露古韻之色。
文獻參考
圖一 十五 / 十六世紀〈銅鍍金遊戲坐蓮花手觀音菩薩〉,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圖像與風格:故宮藏傳佛教造像(下)》,紫禁城出版社,2002 年,頁 257,圖版 99
圖二 九世紀〈印度波羅王朝文殊菩薩像〉,檀香山藝術學院庋藏,收錄於檀香山藝術學院網站
波羅王朝又稱帕拉王朝,是八至十二世紀統治印度東北部的重要王朝,也是佛教美術在印度蓬勃發展的輝煌時代,此時佛教造像美術作品中,文殊是最常見的菩薩像之一。文殊菩薩印度梵語稱「Manjusri」,漢文稱「曼殊師利」,意譯「妙德」和「妙吉祥」,除象徵智能,更有吉祥之意。據《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載:「文殊菩薩為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之子,生時屋宅化如蓮花,由其母之右脅出生,身紫金色。初生即能語言,後詣諸仙人所求出家法,因酬對者無,故至佛所出家學道。釋迦滅度後,他來到雲山,為五百仙人解釋十二部經。最後又回到出生地,在尼拘陀樹下結跏跌坐,入於涅槃。」另文殊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二脅侍之一,作為智慧的化身,經常協同釋迦宣講佛法。如《維摩詰經》:「其代表釋迦佛,率領弟子們前去探望病中的維摩詰,並與維摩詰反覆討論大乘佛教教義,宣說大乘佛法玄理。」追溯文殊菩薩雕塑風格源流,可見檀香山藝術學院庋藏九世紀〈印度波羅王朝文殊菩薩像〉(圖二)呈遊戲坐姿,腰部纖細、僧衣輕薄貼體、軀體線條流暢,最明顯的特徵是左手持優缽羅花,右腿屈膝弓起,腳踏蓮台,展現印度既寫實又古典的藝術氣質,可為本尊像承襲東北印度帕拉造像風格之參考。
在影響西藏佛像藝術的各種外來藝術中,帕拉風格綿延不斷的藝術傳承,鮮明而獨特民族風格特徵,在漢藏佛教藝術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十五/ 十六世紀〈銅鍍金遊戲坐蓮花手觀音菩薩〉(圖一)及本尊像皆具漢人面相特徵,亦吸取藏式帕拉造像風格,發展出面貌獨特的漢藏風格。然本尊像原通體鎏金,經歲月流逝,愈發顯露古韻之色。
文獻參考
圖一 十五 / 十六世紀〈銅鍍金遊戲坐蓮花手觀音菩薩〉,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圖像與風格:故宮藏傳佛教造像(下)》,紫禁城出版社,2002 年,頁 257,圖版 99
圖二 九世紀〈印度波羅王朝文殊菩薩像〉,檀香山藝術學院庋藏,收錄於檀香山藝術學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