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瓶盤口,長頸,折肩,筒形長腹、底淺挖為圈足。頸兩側裝對稱雙龍耳,耳下銜環,環與耳、肩相黏。通體施青釉,釉色瑩潤,釉面素潔,表面布有開片紋, 端秀典雅。足內沾沙,足緣無釉,露灰色胎及火石紅。整體形制規整,釉質厚潤,凝斂瑩澤,流露出靜穆雅趣。
紙槌瓶是宋代常見瓶形,其形猶如造紙打漿時所用的槌具而得名。而頸兩側作龍耳,則是龍泉窯所特有。明代高濂《遵生八箋》:「古宋龍泉窯器,土細質薄,色甚蔥翠,妙者與官窯爭豔。」在明代文人眼中,南宋龍泉窯是可與官窯相媲美的存在。溫洲博物館庋藏明〈龍泉窯龍耳銜環瓶〉(圖一),與本對紙槌瓶形制相似,可資比對。細觀本對瓶造形簡約秀雅,釉色青綠溫和,開片紋素淨優美,置於文房几案,別具風姿。
文獻參考
圖一 明〈龍泉窯龍耳銜環瓶〉,溫洲博物館庋藏,
收錄於《龍泉窯青瓷》,藝術家出版社,1998 年,頁 253,圖版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