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取木為材,雕琢成竹筒與蜥蜴,木料質地細密堅實,再於其上彩繪裝飾。竹節紋理、切面乃至中空的節間皆極為逼真, 乍看之下難以辨別其為木材所雕。竹筒上一隻蜥蜴攀附,蜥蜴首微仰,目視前方,身軀飽滿,腳趾極為纖細,然又表現出緊抓竹筒的力量感,尾巴細長充滿動感與生命力。整體雕琢工藝細膩,構圖及線條連綿婉轉,生動優美,再敷以配色,使木雕作品充滿自然神韻又脫俗不凡,展現出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
本品取材自宮本理三郎恩師佐藤朝山在昭和四年(1929年) 再興第十六回日本美術院展展出之蜥蜴作品。以「春日」為主題,表現初春乍暖還寒時,蜥蜴爬至竹節沐浴在陽光下, 暖陽溫徐,萬物滋長之景象。竹筒與蜥蜴造形準確掌握、細膩雕工與色彩運用,再再展現出作者紮實的藝術功力。作品整體處理一絲不苟,所有枝微末節處皆用心雕琢,顯現日本匠人對自我極高水準的嚴格要求。
宮本理三郎(1904 - 1998年),生於日本大分縣。曾師事三谷光月、佐藤朝山。昭和四年(1929年)作品〈赤蛙〉入選院展,之後到昭和十八年(1943年)為止,每年在日本美術院展出,並多次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