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216 十八世紀  青白玉浴馬圖四方筆筒

216 十八世紀  青白玉浴馬圖四方筆筒

H14.5cm

預估價

TWD
1,600,000-1,800,000
USD
53,300-60,000
HKD
410,300-461,500
RMB
363,640-409,090
2023春季拍賣
拍賣|
2023年5月21日(星期日) 2:30pm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預展|
2023年5月13-19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3年5月20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筆筒以整塊玉料雕琢而成,青白玉質,細潤純淨,氣韻古雅。長方形倭角,直壁深 腹,器壁厚實,平底,下承四矮式足。外壁四面開光,施以通景式構圖,畫面中山川 體勢取宋元畫派諸家之長,以三段式構圖來觀之:近景以平坡疊石的形式展開;遠 景祥雲飄蕩,高山峻嶺,兀立崢嶸,山勢恣縱,貫通山間幽壑;中景碧波清流,各面 皆有不同表現。其中三面為夏日疏林間的溪邊,梧桐佇立挺拔,柳樹迎風垂曳,奚官 或騎於馬背於河水中引領駿馬入溪、或袒露胸膛在柏樹下納涼穿靴。其畫意取材於清 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元趙孟頫〈浴馬圖卷〉(圖一),實與原畫作表現有異 曲同工之妙,展現十八世紀「畫意玉器」的獨到品味。觀之筆筒另面老松挺立,虯枝 橫空,氣勢磅礡,奇岩嶙峋宛如幽谷,祥鹿佇立回首,凝視傍石而生的靈芝瑞草,營 造出祥和靜逸、生機勃勃景象,暗喻盛世祥瑞之兆。松、鹿、靈芝古人皆視為「佳 物」,代表德澤及長壽,映襯出高雅與不凡氣息。 


文獻參考
圖一  元 趙孟頫〈浴馬圖卷〉(局部),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元代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年,頁36,圖版9

筆筒之流行和文人賦予其禮儀內涵有關。明代文人朱 彝尊《筆筒銘》曰:「筆之在案,或側或頗,猶人之 無儀,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閑彼放心,歸無邪。」 筒以束之,如人之有禮,此語道出筆筒在文房用器中 的儀禮內涵,也成為文人使用筆筒的理論依據。清代 是文房用具鼎盛期,在康雍乾盛世富足經濟條件下, 文房用具除具實用性,還具把玩性、陳設性,成為名 副其實的「文玩」。

在各類筆筒中,材料價值最高當屬玉質筆筒。乾隆中 期後,隨著貢玉制度形成,大量和闐玉源源不斷輸入 宮廷,充分滿足乾隆帝對玉質文房用具的要求。如造 辦處檔案記載,乾隆二十八年六月:「十六日接得員 外郎來信帖,內開本月十二日,總管王常貴交···青玉 筆筒一件,傳旨交瓜報帶進京,交如意館···。」、乾 隆五十一年十二月:「初四日員外郎五德大達色庫掌 金江催長舒興筆帖式福海來說,太監鄂魯里交青白玉 筆筒一件···。」、乾隆五十五年七月:「出七日,太 監厄魯里交碧玉筆筒一件,傳旨另配木座···。」清宮 舊藏的玉質筆筒種類多樣。從玉料審視,有青玉、青 白玉、白玉、碧玉、黃玉幾大類,還有水晶、瑪瑙等 彩石類筆筒。從器型視之,有圓筒形、方筒形、樹樁 形、竹節形等多種,其中以方筒形最為少見。然構圖 又以山水人物圖最為乾隆帝看重,並最能體現其藝術 欣賞品味的一類,且其認為紙壽千年,但作為天地精 華的玉石則永不敗毀,極力宣導將繪畫融於玉雕中。 

筆筒製作不僅要求玉料要相對大而完整,且不能有大 綹裂和太多雜質。材料的珍貴性使玉質筆筒數量比竹 木筆筒、瓷筆筒等較少,且大多集中在宮廷和權貴之 家。畫意玉器筆筒之例,如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清〈玉嬰戲筆筒〉(圖二),材質、技法與本品極為 類似,可資參考。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香港佳 士得2006年11月28日,編號1362,清乾隆〈白玉 漁樵牧讀四方筆筒〉(圖三),造形與本品相似,可 資比對。


圖二  清〈玉嬰戲筆筒〉,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宮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畫意玉器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年,頁180-181,圖版59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三  清乾隆〈白玉漁樵牧讀四方筆筒〉,拍賣於香港佳士得2006年11月28日編號1362, 
成交價HKD 3,480,000

細觀本件筆筒以山水人物為藍本,畫面靜中有動,二 奚官皆著唐裝,一在岸邊小憩,一騎馬立於水中,神 情姿態輕鬆自在,顧盼入溪三駿馬,彼此既不相擾, 又互為照應。另創新飾以祥鹿泰然靈姿相互呼應,情 景交融,彰顯十八世紀表現畫意為雅風格及雍容華貴 之王者風範。整體雕工至為講究,內壁平整,細緻光 滑,外壁布局妥適,以壓地浮雕技法將一幅幅文人畫 作融至玉筆筒中,妙逸並具、清雋高雅,誠為文房器 中最能表現文人情懷,並兼具實用與觀賞之佳品。
請輸入以下資料後可下載狀況報告
姓  名:
電子信箱: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