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517 清  紫檀扇骨 金德瑛(1701-1762) 寫唐詩、丁觀鵬畫羅漢圖扇面

517 清  紫檀扇骨 金德瑛(1701-1762) 寫唐詩、丁觀鵬畫羅漢圖扇面

L66cm 扇骨 L37.5cm

紫檀扇骨題識:終歲不過登一再笑予構築屬癡為 尚書 臣董邦達敬書
閣前小景畫橫披咫尺寢堂樸且宜 御製松雲樓詩
書法扇面釋文:相逢之處花茸茸 峭壁攢峰千萬重 他日期君何處好 寒流石上一株松 地僻門深少送迎
披衣閑坐養幽情 秋庭不掃攜藤杖 閑踏梧桐黃葉行 不用裁為鳴鳳管 不須截作釣魚竿 千花百草凋零後
留向紛紛雪裏看 人人避暑走如狂 獨有禪師不出房 可是禪房無熱到 但能心靜即身涼 聞道移居村塢間
竹林多處獨開關 故來不是求他事 暫借南亭一望山 花房膩似紅蓮朵 艷色鮮如紫牡丹 惟有詩人應解愛
丹青寫出與君看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誰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春風搖蕩自東來
折盡櫻桃綻盡梅 惟餘思婦愁眉結 無限東風吹不開 菱葉縈波荷颭風 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
碧玉搔頭落水中 娉婷十五勝天仙 白日姮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鸚鵡語 碧紗窗外繡簾前 小書樓下千竿竹
深火爐前一盞燈 此處與誰相伴宿 燒丹道士坐禪僧 小亭門向月斜開 滿地涼風滿地苔 此院好彈秋思處
終須一夜抱琴來 潭邊霽後多清景 橋下涼來足好風 秋鶴一雙船一隻 夜深相伴月明中 雲蓋秋松幽洞近
水穿危石亂山深 門前自有千竿竹 免向人家看竹林 雖有柴門常不關 片雲高木共身閒 猶嫌住久人知處
見欲移居更上山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烟柳滿皇都 浦裏移舟候信風
蘆花漠漠夜江空 更深何處人吹笛 疑是龍吟寒水中 渡水傍山尋絕壁 白雲飛處洞天開 仙人來往行無跡
石徑春風長綠苔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椀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御選唐詩 臣 金德瑛敬書
書法扇面鈐印:臣、德、瑛
羅漢圖扇面款識:臣 丁觀鵬恭繪
羅漢圖扇面鈐印:臣、鵬

預估價

TWD
450,000-600,000
USD
14,100-18,800
HKD
112,500-150,000
RMB
102,270-136,360
2022秋季拍賣
拍賣|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3:20pm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預展|
2022年12月10-16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2年12月17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扇面畫是獨具一格的書畫形式,中國歷代書畫家都喜於扇面繪畫或書寫以抒情達意,成為文人雅士把玩收藏的藝術品。本把摺扇分別由清代狀元金德瑛與宮廷畫家丁觀鵬創作而成。詩文面由金德瑛以金彩楷書題寫二十首唐代的七言絕句,分別出自盧仝、白居易、韓愈、於鵠、李白等。字體工整,線條勻稱,每一點、橫、豎、撇、捺、折、鉤皆一絲不苟,布局宛若行雲流水,秀麗端莊。紫檀扇骨填金隸書「終歲不過登一再笑予構築屬癡為 尚書 臣董邦達敬書」。
另面由丁觀鵬於墨藍色地上以金彩描繪羅漢圖,兩位羅漢呈僧人樣貌,其一禿額散髮,身著寬袍,手執拂塵騎乘長毛獨角瑞獸,另一戴冠羅漢同樣騎乘樣貌獰奇的瑞獸,手執寶瓶,將瓶中淨水灑向江面,幻化出氤氳雲霧,雲氣中隱現奇石蒼樹與亭台,似是仙境景色。羅漢後方岩石層疊,苔點密布,角落蒼松彎延,松針細密。旁為寬廣大江,江面浪花滾滾,洶湧澎湃。整體構圖嚴謹,線條細勁,靈動流暢,金彩於深色映襯下更顯富麗。紫檀扇骨填金隸書「閣前小景畫橫披咫尺寢堂樸且宜 御製松雲樓詩」。
金德瑛(1701 - 1762 年),字汝白,號慕齋、檜門,浙江人。清乾隆元年(1736 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任右庶子、太常寺卿,官至左都御史,性好古,善鑒別金石摹本及古人手跡,工書法,著有《檜門詩疑》。 文獻參考 圖一 清 丁觀鵬〈無量壽佛圖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摘錄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網站 丁觀鵬,清代畫家,早年向郎世寧、王致誠學習,融貫中西,畫風工整細緻,重視立體感,善繪道釋人物,亦擅山水。雍正四年(1726 年)與其弟丁觀鶴同時進入宮廷供職,頗受乾隆皇帝的器重,乾隆帝曾於題丁觀鵬《羅漢圖》:「雲海遨遊睹聖僧,觀鵬筆妙貌雲鵬,依然誰認前身是?可謂端知後者能。」詩中給予丁觀鵬非常高的評價,列為一等畫畫人。


文獻參考
圖一   清 丁觀鵬〈無量壽佛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摘錄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網站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