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面由丁觀鵬於墨藍色地上以金彩描繪羅漢圖,兩位羅漢呈僧人樣貌,其一禿額散髮,身著寬袍,手執拂塵騎乘長毛獨角瑞獸,另一戴冠羅漢同樣騎乘樣貌獰奇的瑞獸,手執寶瓶,將瓶中淨水灑向江面,幻化出氤氳雲霧,雲氣中隱現奇石蒼樹與亭台,似是仙境景色。羅漢後方岩石層疊,苔點密布,角落蒼松彎延,松針細密。旁為寬廣大江,江面浪花滾滾,洶湧澎湃。整體構圖嚴謹,線條細勁,靈動流暢,金彩於深色映襯下更顯富麗。紫檀扇骨填金隸書「閣前小景畫橫披咫尺寢堂樸且宜 御製松雲樓詩」。
金德瑛(1701 - 1762 年),字汝白,號慕齋、檜門,浙江人。清乾隆元年(1736 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任右庶子、太常寺卿,官至左都御史,性好古,善鑒別金石摹本及古人手跡,工書法,著有《檜門詩疑》。 文獻參考 圖一 清 丁觀鵬〈無量壽佛圖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摘錄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網站 丁觀鵬,清代畫家,早年向郎世寧、王致誠學習,融貫中西,畫風工整細緻,重視立體感,善繪道釋人物,亦擅山水。雍正四年(1726 年)與其弟丁觀鶴同時進入宮廷供職,頗受乾隆皇帝的器重,乾隆帝曾於題丁觀鵬《羅漢圖》:「雲海遨遊睹聖僧,觀鵬筆妙貌雲鵬,依然誰認前身是?可謂端知後者能。」詩中給予丁觀鵬非常高的評價,列為一等畫畫人。

文獻參考
圖一 清 丁觀鵬〈無量壽佛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摘錄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