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面呈方形,延側飾描金拐子龍紋,面下飾拐子龍紋花牙,四面鏤空對稱,線條轉折規矩,足端上卷,下承方形几座。通體於黑漆地施以描金裝飾,几面精繪山水圖,江面蜿蜒寬闊,山岩嶙峋層疊,屋舍迴廊依勢搭建,氣氛寧靜,風光旖旎,景色秀美。四面邊條均繪製拐子龍紋與卷草紋相間,拐子龍的剛硬曲折與卷草的柔軟婉約相對比,剛柔並濟,富有層次感。座面中央為纏枝蓮組成之團花圖案,四角各有一組纏枝蓮花紋呼應。整體造形規整,大面積鏤空設計,線條之美畢現。繪工精緻,宛如工筆畫般將山水濃縮於方寸間,耀眼金彩施繪於黝黑漆地,烘托出富麗堂皇之感。故宮收藏家具中,包含各種奢華精美的几案精品,如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黑漆描金山水紋展腿式方几〉(圖一),描金漆藝精湛,紋飾華麗,可為本件類似之參考作。然本几造形新穎奇特,富於變化,在清代漆器家具中為稀有品類。
清代漆藝繼承、發展千年來的中國漆器傳統,且受皇家重視和提倡,形成以造辦處為主的宮廷漆器製作中心,並與各地漆作共存共榮。漆繪描金在清雍正、乾隆時期的皇家諸多器物均可見,具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焚香本是中國古人祭祀儀式之一,到唐宋已演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明窗淨几、焚香其中」顯示古代文人對優雅生活情趣的追求,焚香置爐的香几成為必備家具。本品形制大氣,端莊穩重,以黑漆描金技法裝飾,增添華美氣韻,實為清代不可多得之家具精品。

文獻參考
圖一 清〈黑漆描金山水紋展腿式方几〉,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明清家具全集 17 几 ‧ 架》,故宮出版社,2015 年,頁 179,圖版 36
清代漆藝繼承、發展千年來的中國漆器傳統,且受皇家重視和提倡,形成以造辦處為主的宮廷漆器製作中心,並與各地漆作共存共榮。漆繪描金在清雍正、乾隆時期的皇家諸多器物均可見,具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焚香本是中國古人祭祀儀式之一,到唐宋已演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明窗淨几、焚香其中」顯示古代文人對優雅生活情趣的追求,焚香置爐的香几成為必備家具。本品形制大氣,端莊穩重,以黑漆描金技法裝飾,增添華美氣韻,實為清代不可多得之家具精品。

文獻參考
圖一 清〈黑漆描金山水紋展腿式方几〉,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明清家具全集 17 几 ‧ 架》,故宮出版社,2015 年,頁 179,圖版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