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482 戰國  黃玉螭龍紋璧、黃玉穀紋璜 二件一組

482 戰國  黃玉螭龍紋璧、黃玉穀紋璜 二件一組

璧 D9.2cm 璜 L18cm

璜款識:上十三

預估價

TWD
500,000-600,000
USD
15,600-18,800
HKD
125,000-150,000
RMB
113,640-136,360
2022秋季拍賣
拍賣|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3:20pm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預展|
2022年12月10-16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2年12月17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玉璧、玉璜皆黃玉質,大部分受沁及鈣化,局部猶可見半透明青黃之質,色彩繽紛古樸。璧呈圓形體,內外緣弦紋一周。兩面紋飾相同,飾穀丁勾連雲紋為地,排列緻密規整,兩尾螭龍穿梭其間,身軀細長彎繞,捲尾分岔,三角形首,菱形眼,雙角。整器雕琢細緻,刀法俐落,線條簡潔大方,布局疏密得當,頗見匠人之巧思精工。
璜呈弧形扁平體,兩端平齊稍寬,中腰鑽圓孔,可供繫佩。雙面雕琢相同紋飾,出鋸齒形邊框。璜面飾穀紋,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意,穀粒飽滿凸起,排列有序,地子碾琢平整,雕工精巧,線條簡練挺拔,張馳有力。而此器另一特殊之處,為璜下緣中央處刻有「上十三」三字。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戰國至西漢〈玉刻字縠紋璧〉(圖一)刻有數字「六十九」,可為本件玉璜款識參考列證,可能是標示方位的文字,或玉串飾組合之數字。
先秦時期,璧、琮、璋、璜等物被稱為祭玉和瑞玉,用於祭祖和朝覲等禮儀。《周禮》稱為「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之後也成為玉組珮和玉串飾的主要構件之一,以炫耀身分和地位的重要載體。春秋戰國時期非常流行大型的玉組珮和玉串飾。形制方面長度加大,而且玉璜甚多,整體構成非常複雜,有些以多種形式的玉片,並配以珠管組合而成,顯得奢華富麗。細觀本件玉璧,為龍紋與穀丁勾連雲紋結合的表現形式,龍是可昇降天地間的神獸,優遊於雲氣間,反映出先民對龍形象的崇拜。而玉璜表面布滿細小而圓鼓的榖紋,在外輪廓上保留凹凸齒棱,應是早期雙龍首璜簡化遺制,代表龍之鼻、角、額等形。僅中央上方鑽小圓孔,下緣刻有「上十三」數字,應是懸飾於組玉珮最下端標識。1957 年河南省信陽縣長臺關一號墓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庋藏戰國中期〈玉璜〉(圖二),與本品之玉璜造形、紋飾相似,為當時期典型的玉器型制,然本品之穀紋更為細密規整,可資比對。 本組玉飾刻工精練,拋光精良,紋飾繁密中見章法,簡潔之中見規矩,雅觀大方,古樸凝重,展現戰國時期高超的玉器工藝水準。


文獻參考
圖一   戰國至西漢〈玉刻字縠紋璧〉,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圖二   戰國中期〈玉璜〉,1957 年河南省信陽縣長臺關一號墓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庋藏, 
收錄於《中國玉器全集 3 -春秋.戰國》,河北美術出版社,1993 年,頁 158,圖版 247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三   戰國〈青玉螭龍紋璧形珮〉,拍賣於香港佳士得 2018 年 11 月 28 日編號 2757,成交價 HKD 1,000,000

 
請輸入以下資料後可下載狀況報告
姓  名:
電子信箱: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