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圓形,敞口,平沿,淺腹,圈足淺而外撇。兩側自腹部出高聳立耳,外側飾雲紋,腹、圈足以盤曲蟠夔紋組成圖案,兩兩相對捲尾,凸目圓睜對視。整體氣勢宏大,線條清晰流暢,蟠夔紋飾環繞,風格莊重,呈現西周時期青銅器紋飾的經典與尊貴氣質。濟南市博物館庋藏西周中期〈齊叔姬盤〉(圖一),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春秋中期〈蟠夔紋盤〉(圖二),形制和紋樣與本盤極為相似,可資參考。
盤,是盛水器,用於貴族們宴饗之前沃盥禮的重要器皿,在西周中晚期漸興,春秋時期極盛。《禮記.內則》:「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具一定的儀禮性質,盥洗的行爲更是十分嚴格,主要於行禮時淨手所用,以表示恭敬和虔誠。

文獻參考
圖一 西周中期〈齊叔姬盤〉,濟南市博物館庋藏,收錄於《中國青銅器全集-西周 2》,文物出版社,1997 年,頁 81,圖版 83
圖二 春秋中期〈蟠夔紋盤〉,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摘錄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盤,是盛水器,用於貴族們宴饗之前沃盥禮的重要器皿,在西周中晚期漸興,春秋時期極盛。《禮記.內則》:「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具一定的儀禮性質,盥洗的行爲更是十分嚴格,主要於行禮時淨手所用,以表示恭敬和虔誠。

文獻參考
圖一 西周中期〈齊叔姬盤〉,濟南市博物館庋藏,收錄於《中國青銅器全集-西周 2》,文物出版社,1997 年,頁 81,圖版 83
圖二 春秋中期〈蟠夔紋盤〉,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摘錄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