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質,溫潤細膩,布有黃褐皮色。隨形巧雕為山子,以嬰戲為主題,三位童子於庭園嬉戲玩耍,童子們眉清目秀,頭梳雙髻,著交領長衫與寬褲,可愛俏皮。其一坐於欄杆上,手扶芭蕉樹,下方有童子撐扶,另名童子牽著木馬玩耍,神態各異。四周湖石林立,蒼松挺拔,迴欄蜿蜒,畫面熱鬧豐富。背面湖石矗立,翠竹叢生,人物穿梭其中,畫面和諧雅逸。整體綜合圓雕、高浮雕、鏤雕等技法雕琢庭院場景,構圖繁簡得宜,透視感強烈,巧留黃褐皮色於景物上,增添畫面之繽紛豐富,匠心獨運。
宋代楊萬里:「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幼童天真爛漫,可愛的形象惹人喜愛。宋明以降常見以嬰戲為裝飾題材,反映傳統傳宗接代之觀念,飽含人們對連生貴子、百子千孫的美好期盼。
宋代楊萬里:「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幼童天真爛漫,可愛的形象惹人喜愛。宋明以降常見以嬰戲為裝飾題材,反映傳統傳宗接代之觀念,飽含人們對連生貴子、百子千孫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