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質,質地細潤,保留大部分金黃皮色,黃豔動人。一面以陰線細刻漁舟渡江景色,岸邊岩石、草坡、樹木層層掩映,廣闊的江面上一艘漁舟輕盪,遠方山巒隱現,展現一幅雅逸江邊美景。玉石皮色恰如夕陽餘暉照映,鍍上一層耀眼金黃。山子另面刻琢山壁與樹木,簡約清新,大面積留白處陰刻隸書詩文:「江雨正霏微,江村晚渡稀。何曾妨釣艇,更待得魚歸。」字體工整穩重,結構嚴謹。詩文與畫面呼應,引人遐思。
漁翁,常出現於中國古代文學與繪畫作品,漁父乘著輕舟徜徉,遨遊山水之中,不疾不徐的隨波蕩漾,被賦予隱逸超脫象徵,成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託。本件山子以漁舟山水為主題,淺刻於玉石表面,藉其形象抒情,托物喻志,品格清逸。
漁翁,常出現於中國古代文學與繪畫作品,漁父乘著輕舟徜徉,遨遊山水之中,不疾不徐的隨波蕩漾,被賦予隱逸超脫象徵,成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託。本件山子以漁舟山水為主題,淺刻於玉石表面,藉其形象抒情,托物喻志,品格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