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一對白玉質,細膩潔白,水潤瑩瑩。呈圓環形,環側切為二,兩環相套可錯可合,環外浮雕四組獸面和兩個方形凸起,方形凸起上雕四獸眼及回紋圈。兩環環面上下共四個位置,各陰刻填金十二個篆字,出自乾隆御製詩〈詠開合玉環〉:「合若天衣無縫,開仍蟬翼相連。乍看玉人鐲器,不殊古德澹禪。往復難尋端尾,色行底是因緣。霧蓋紅塵溫句。可思莫被情牽。」(圖一)環環纏繞相互依托,散發出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意味。
「蚩尤環」一詞最早見於元朝朱德潤《古玉圖》。據傳,上古時期黃帝戰敗蚩尤,便將蚩尤首像琢於手鐲作為紀念,有辟邪之效。清代乾隆皇帝非常重視玉器的收藏與研究,更親自參與部分玉器設計。在其推動下,宮廷玉器的製作與品類超越歷代各朝,玉器發展也於此時期達到顛峰。然乾隆時期仿古玉器並非完全仿製古代器物,而會加以創新巧思,蚩尤環即為一例。此種造形的實例出現於良渚文化,如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新石器時代〈蚩尤環〉(圖二),加之奇巧工藝將玉環做成陰陽咬合,以極為精準的技巧製作,密合嚴整,令人驚嘆。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白玉蚩尤環〉(圖三),與本品均以良渚文化蚩尤環為摹本,加以變化而成,整體形 制巧妙,弧線優美,寶光亮澤。
清代宮廷製造的蚩尤環數量頗多,分別用青玉、碧玉、白玉為材,尺寸大小不等。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倚榻觀鵲軸〉(局部)(圖四),圖中身穿華服的女子手中便拿著蚩尤環把玩,可見此種形制精巧的玉作廣受皇室貴族欣賞與喜愛。

文獻參考
圖一 〈詠開合玉環〉,收錄於《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 ( 七 )》,卷 42,頁 7-969
圖二 新石器時代〈蚩尤環〉,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新石器時代玉器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2 年,頁 155,圖版 58
圖三 清〈白玉蚩尤環〉,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 10 清》,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頁 224,圖版 226
圖四 清〈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倚榻觀鵲軸〉(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摘錄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網站
「蚩尤環」一詞最早見於元朝朱德潤《古玉圖》。據傳,上古時期黃帝戰敗蚩尤,便將蚩尤首像琢於手鐲作為紀念,有辟邪之效。清代乾隆皇帝非常重視玉器的收藏與研究,更親自參與部分玉器設計。在其推動下,宮廷玉器的製作與品類超越歷代各朝,玉器發展也於此時期達到顛峰。然乾隆時期仿古玉器並非完全仿製古代器物,而會加以創新巧思,蚩尤環即為一例。此種造形的實例出現於良渚文化,如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新石器時代〈蚩尤環〉(圖二),加之奇巧工藝將玉環做成陰陽咬合,以極為精準的技巧製作,密合嚴整,令人驚嘆。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白玉蚩尤環〉(圖三),與本品均以良渚文化蚩尤環為摹本,加以變化而成,整體形 制巧妙,弧線優美,寶光亮澤。
清代宮廷製造的蚩尤環數量頗多,分別用青玉、碧玉、白玉為材,尺寸大小不等。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倚榻觀鵲軸〉(局部)(圖四),圖中身穿華服的女子手中便拿著蚩尤環把玩,可見此種形制精巧的玉作廣受皇室貴族欣賞與喜愛。

文獻參考
圖一 〈詠開合玉環〉,收錄於《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 ( 七 )》,卷 42,頁 7-969
圖二 新石器時代〈蚩尤環〉,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新石器時代玉器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2 年,頁 155,圖版 58
圖三 清〈白玉蚩尤環〉,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 10 清》,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頁 224,圖版 226
圖四 清〈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倚榻觀鵲軸〉(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摘錄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