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呈扁瓶形,直口,溜肩,長腹,腹下漸斂,橢圓形圈足,底紅彩書「古月軒」楷書款。壺體繪洞石層疊,罅隙間生出數莖菊花及一株紅梅,梅花或含苞,或盛開,綻滿枝頭,幾叢翠竹亭立映襯,挺拔颯爽。空中一隻翩翩彩蝶,趣味橫生。畫面延伸至另一面幽蘭叢生,清雅芬芳,梅樹傲然挺立,千姿百媚。整體畫面布局疏朗,繪工清麗,筆筆細緻精巧,又展現出植物脫俗秀美之風姿。
畫琺瑯工藝於十七世紀末由西方傳教士引進中國,而玻璃在康熙朝是新穎材質,這兩種材質與技法的結合為康熙朝首創,因製作難度高,較適用於小瓶、鼻煙壺等小型器物。透過飽滿鮮豔的琺瑯釉料,在玻璃胎上繪製燒造出繽紛絢麗的鼻煙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玻璃胎畫琺瑯透明地荷花鼻煙壺〉(圖一),其玻璃料材質及構圖技法與本作類似,可資參考。然本件鼻煙壺所繪紋飾更為細膩,嫵媚而清新優雅的韻味略勝一籌。
「古月軒」始於清代康熙年間,以乾隆朝生產最為興盛,只於皇家御窯製作極小的器具。由於釉料和玻璃胎的熔點甚為相近,故對於爐溫和玻璃胎薄厚的掌握極為嚴苛,且一件完美的成品需經數次著色、反覆彩燒,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極為不易。本件鼻煙壺取花中四君子為題材,描繪精緻傳神,表現出中國文人品格與精神的高雅象徵,在寸天厘地間飽覽四君子之清逸品味。
文獻參考
圖一 清乾隆〈玻璃胎畫琺瑯透明地荷花鼻煙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通嚏輕揚-鼻煙壺文化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2 年,頁 127,圖 II - 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