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390 北齊  大理石佛首

390 北齊  大理石佛首

H30cm

來源
陳哲敬收藏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展覽:「中國古佛雕特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1984 – 1988 年
出版:《中國古佛雕:哲敬堂珍藏選輯》,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1989 年,圖版 30

預估價

TWD
500,000-600,000
USD
15,600-18,800
HKD
125,000-150,000
RMB
113,640-136,360
2022秋季拍賣
拍賣|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3:20pm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預展|
2022年12月10-16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2年12月17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本件北齊〈大理石佛首〉,1984 - 1988 年展覽於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國古佛雕特展」 
This lot exhibited in Ancient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Taipei, 1984-1988.



本件拍品出版於《中國古佛雕:哲敬堂珍藏選輯》,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1989 年,圖版 30 
This lot appeared in the publication Ancient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 The C.K. Chan Collection, Chue Feng Buddhist Art & Culture Fundation, 1989, pl. 30

佛首石雕而成,布滿螺狀髮紋,頂部髮髻隆起,雕飾的花紋隨形態而轉動,尤其髮式極其罕見。天庭飽滿,大耳下垂,曲眉豐頤,隆鼻秀目,雙目微合,嘴角深陷,露出一絲含蓄深沈微笑,表現坐禪入定的恬靜心境。1996 年青州龍興寺窖藏出土,青州市博物館庋藏北齊〈石灰石彩繪石雕立佛〉(圖一),尊佛肉髻微微凸起,飾波髮紋,可為本品罕見有共通髮式之列證,可資比對。
西元一世紀前後,印度因大乘佛教興起,出現佛陀造像和菩薩像。貴霜王朝(西元一至三世紀)誕生兩大藝術中心:西北部的「犍陀羅」和恆河中上游地區的「秣菟羅」,兩地同時期的佛教造像藝術風格迥然不同。犍陀羅造像靜謐內斂,展現印度希臘化的睿智與寫實風格;秣菟羅造像穩健有力,顯現印度本土化的活力與古典樣貌。以佛首而言,來自笈多時代的秣菟羅造像式樣的螺狀髮紋,附在頭頂的肉髻之上,此肉髻造形在中國北齊有二式樣,一為如山形緩和上升,一為中央作覆缽形凸起,棱線分明,為隋、唐佛教藝術奠定堅實基礎。上海市博物館庋藏隋〈佛五尊造像碑〉(圖二),其主尊佛像髮式作波浪形,明顯保有北齊特色,可資參考。


文獻參考
圖一   北齊〈石灰石彩繪石雕立佛〉,1996 年青州龍興寺窖藏出土,青州市博物館庋藏, 
收錄於《青州北朝佛教造像》,北京出版社,2002 年,頁 204-205
圖二   隋〈佛五尊造像碑〉,上海市博物館庋藏,
收錄於《中國歷代藝術-雕塑編》, 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 年,頁 158,圖版 136


北齊(550 - 577 年)國祚歷時短暫,統治者提倡鮮卑化,與南朝交往,與西域聯繫,天竺佛法東傳,中印之間交流,將時代風貌、地區特色、藝術風格等交織,吸取眾長、融合各派,孕育出北齊頗具特色的佛教造像藝術新風貌,對隋唐時期的造像高峰產生深刻影響。石雕佛教造像遺品風格多元豐富,主要有出土於山東青州、河北曲陽的單獨石佛,以及山西太原天龍山、河北響堂山的石窟雕像。再將各地出土造像相互對照,可見山東青州盛行彩繪貼金石灰岩單體立佛;而河北曲陽主要以漢白玉為材質,白色大理石溫潤質感與豐富彩繪,更能體現佛與菩薩慈悲為懷的內心世界。本件佛像臉型渾圓豐潤,五官精緻,眼光下斂似在俯視沉思,神情柔美,完整展現北齊佛教藝術特色,更代表著高水準的佛教雕塑工藝,再從材質推斷本品應為曲陽之造像,飽含歷史氣韻,實為難得一見之箇中臻品。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