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尺寸魁碩,直口,長頸,球形腹下收,臥足。內外均施白釉,口沿下以粉彩飾纏枝花卉及如意雲紋各一周。器身以礬紅彩繪巨龍騰躍於雲間戲火球,龍雙角、五爪,瞠目張頷,須髯飄動,身軀修長遒勁,宛延自如,凌空盤桓,穿游於雲瑞,疏朗輕靈,盡顯帝王神威。其以金彩勾勒龍鱗、火球及火燄,色彩層疊,明暗有致,營造立體效果,更顯整體紋飾和諧平衡。近足處飾海水江崖紋,白浪翻卷,氣勢磅礴。瓶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書款。
天球瓶因其圓腹似球而得名,瓶式始燒於明代永樂時期,乃明初受西亞文化影響而燒造之瓷。流行於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是清代宮廷最為名貴陳設用瓷之一。清中期《南窯筆記》關於製釉工藝記載:「夫釉水配法,非有書傳,亦無定則,法多配試,自有獨得之妙。五金八石,皆可配入。色之詭怪,奇異不一,而足千變萬化,俱成文章,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本瓶造形恢宏大氣,胎質細緻堅硬,釉質滋潤明亮,將淡雅粉彩與礬紅巨龍巧妙結合,畫面清晰明快,色彩豔麗,加以描金盡展清代粉彩富麗奢華的藝術風韻。
天球瓶因其圓腹似球而得名,瓶式始燒於明代永樂時期,乃明初受西亞文化影響而燒造之瓷。流行於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是清代宮廷最為名貴陳設用瓷之一。清中期《南窯筆記》關於製釉工藝記載:「夫釉水配法,非有書傳,亦無定則,法多配試,自有獨得之妙。五金八石,皆可配入。色之詭怪,奇異不一,而足千變萬化,俱成文章,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本瓶造形恢宏大氣,胎質細緻堅硬,釉質滋潤明亮,將淡雅粉彩與礬紅巨龍巧妙結合,畫面清晰明快,色彩豔麗,加以描金盡展清代粉彩富麗奢華的藝術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