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胎體厚薄均勻,胎釉細膩。碗內外及圈足皆施白釉地,飾以綠彩裝飾。碗心、口沿及足牆均繪綠彩弦紋,碗心綠彩龍紋呈行游狀,龍身盤曲遒勁,矯健有力。外壁釉下暗刻海水波濤紋,綠彩雙龍紋裝飾其間,祥龍四肢伸展,張牙舞爪,細膩生動,形成青龍出水之藝術效果。碗底足內雙圈青花書「大明正德年製」雙行六字楷書款。整體造形俊秀,綠彩淺淡亮麗,清新悅目,游龍姿態奔騰,海水波濤洶湧,於方寸之間猶如排山倒海之勢,美感十足,極富皇家風采。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明正德〈白地暗刻海水綠彩龍紋碗〉(圖一)與本件明正德〈白地暗刻海水綠彩龍紋碗〉,兩者皆以白地暗刻海水波濤紋,上繪綠彩雙龍紋裝飾,設色淡雅,對比明顯,立體感強,屬正德時期宮廷御瓷之經典品類,尤受正德皇帝喜愛。
.jpg)
文獻參考
圖一 明正德〈白地暗刻海水綠彩龍紋碗〉,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雜釉彩.素三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頁89,圖版70
圖二 成化窯〈綠彩釉劃龍紋盌〉,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成化瓷器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年,頁125,圖版111
白釉綠彩器為明代創燒品種,具釉質細膩潔白如玉,紋飾色彩豔麗之特點。暗刻紋飾為其中工藝最為複雜之品類,最早見於明代成化景德鎮御窯廠製品,正德最興,嘉靖之後則不復見。其製作需先錐拱暗刻紋飾於瓷胎,再於紋飾外施加白釉,高溫燒成白地澀胎,其後覆加綠彩填繪 飾,經二次低溫烘烤,方可成器。正德時期白地綠彩器胎體堅致,釉質厚潤,釉色泛青,紋飾色澤較鮮豔濃重,其中尤以龍紋繪畫為佳,獨樹一格。本品所飾之龍紋以成化時期作品為原型,可參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成化窯〈綠彩釉劃龍紋盌〉(圖二)。
正德(1506 - 1521 年),國祚僅十六年,故傳世瓷器較少見。據《江西大志》載,「正德初,置御器廠,專管御器。陶有匠,官匠凡三百餘,而復募;蓋工致之匠少,而繪事尤難也;畫役募人,日給工食」,「正德初,置御器廠,專管御器者,復用中官」。博物館藏此種白地綠彩龍紋碗,除北京故宮庋藏之例,另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庋藏明正德〈白地暗刻海水綠彩龍紋碗〉(圖三),與本品皆為少見之正德時期佳瓷。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紐約蘇富比 2017 年 3 月 5 日,編號 9,明正德〈白地暗刻海水綠彩龍紋盌〉(圖四),此場為「玫茵堂」專場,更於其拍賣圖錄中以本品為比對參考之例,備受各界肯定,可資參考。

文獻參考
圖三 明正德〈白地暗刻海水綠彩龍紋碗〉,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庋藏,摘錄自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網站
拍場類似作品
圖四 明正德〈白地暗刻海水綠彩龍紋盌〉,拍賣於紐約蘇富比2017年3月15日編號9,成交價 USD 42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