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質,緻密瑩潤,色澤清麗宜人。仿自商周青銅鼎造形,長方形,直口,腹身四面及四角出戟,腹面刻琢獸面紋,獸面濃眉大眼,面目猙獰霸氣。兩側雕朝冠耳,耳與口沿以管形器相連。下承四外撇獸首吞足,獸首雕工深竣,立體感強。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清〈青玉爐瓶盒三式-爐〉(圖一),與本品皆以出戟、朝冠耳、獸面紋及外撇四足之造形相似,可資參考。
鼎為中國青銅文化之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象徵國家和權力,國君或王公大臣於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皆需鑄鼎,以旌表功績。乾隆朝的仿古範圍寬泛,尤其以商周鼎彝的仿製為核心。乾隆帝提倡「復古」,強調玉器應向古器物學習,尋求樸實典雅的風格。本品之仿古藍本可見《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五》,周〈饕餮鼎三〉(圖二),造形充滿濃郁青銅器元素。然在仿古玉器的製作過程中,受限於玉材的形狀與大小而出現權宜性的增減、更改,因而進一步的帶動創新,展現當時宮廷貴族的審美趣味。
本品整體琢工規矩有力,線條簡約勁挺,法度精嚴,裝飾紋樣講究,無論遠觀近玩,賞心悅目,洵是乾隆玉雕陳設中的難得佳器。
文獻參考
圖一 清〈青玉爐瓶盒三式-爐〉,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 玉器編 10 -清》,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頁 148,圖版 109
圖二 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五.周〈饕餮鼎三〉,
收錄於《景印擒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一五七冊、器用類,世界書局,1986 年,頁 243-135
鼎為中國青銅文化之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象徵國家和權力,國君或王公大臣於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皆需鑄鼎,以旌表功績。乾隆朝的仿古範圍寬泛,尤其以商周鼎彝的仿製為核心。乾隆帝提倡「復古」,強調玉器應向古器物學習,尋求樸實典雅的風格。本品之仿古藍本可見《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五》,周〈饕餮鼎三〉(圖二),造形充滿濃郁青銅器元素。然在仿古玉器的製作過程中,受限於玉材的形狀與大小而出現權宜性的增減、更改,因而進一步的帶動創新,展現當時宮廷貴族的審美趣味。
本品整體琢工規矩有力,線條簡約勁挺,法度精嚴,裝飾紋樣講究,無論遠觀近玩,賞心悅目,洵是乾隆玉雕陳設中的難得佳器。
文獻參考
圖一 清〈青玉爐瓶盒三式-爐〉,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 玉器編 10 -清》,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頁 148,圖版 109
圖二 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五.周〈饕餮鼎三〉,
收錄於《景印擒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一五七冊、器用類,世界書局,1986 年,頁 2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