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子以整料青白玉隨形雕成,局部留有褐色沁,質地瑩潤凝脂。山形渾厚,洞府聳立,羅漢神采奕奕坐於石椅,左手持經書,右手翻閱,專注讀經。前方石几上置一爐,景物安排多樣且富有層次,繁而不亂,充滿文人氣息,體現高超的藝術構思。
蘇作玉雕向以精美雅巧見長,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清乾隆皇帝更頻以「專諸巷裡工匠紛,爭出新樣無窮盡」等詩句讚賞。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玉羅漢山子〉(圖一),即是一例。且清中期地方官吏和中央派駐大臣,屢屢向皇帝進貢玉器,此些玉器顯示民間玉工(即蘇作)嘗試迎合乾隆品味,製作不少畫意玉器。本件山子整體畫面構圖張弛有度,氣韻深厚,展現中國傳統文人雅士之隱逸情懷,是件意境雋永之作。

文獻參考
圖一 清〈玉羅漢山子〉,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宮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畫意玉器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 年,頁 149,圖版 43
蘇作玉雕向以精美雅巧見長,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清乾隆皇帝更頻以「專諸巷裡工匠紛,爭出新樣無窮盡」等詩句讚賞。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玉羅漢山子〉(圖一),即是一例。且清中期地方官吏和中央派駐大臣,屢屢向皇帝進貢玉器,此些玉器顯示民間玉工(即蘇作)嘗試迎合乾隆品味,製作不少畫意玉器。本件山子整體畫面構圖張弛有度,氣韻深厚,展現中國傳統文人雅士之隱逸情懷,是件意境雋永之作。

文獻參考
圖一 清〈玉羅漢山子〉,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宮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畫意玉器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 年,頁 149,圖版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