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唇口,束頸,斜肩長圓腹,圈足微撇,底部以金彩書「周山」款。器為白薩摩燒陶瓷,通體純色釉地,表面有細小冰裂紋,面以細筆沾金勾繪一叢修竹為裝飾主題。修竹纖細如毫,安排錯落有致,搖曳生姿,呈自然之趣,亦有節節上升之含意。
薩摩燒,日語「薩摩焼」(さつまやき),是一種日本著名的代表性陶瓷器,釉面有裂紋裝飾。起源可追溯至明萬曆與朝鮮戰爭期間,日本九州南部薩摩藩主島津式從朝鮮半島回國時,帶回一批陶工,就此拉開薩摩燒的序幕。1867 年,島津藩在巴黎萬國博覽會獨立展出薩摩燒作品,備受歐洲人垂青,薩摩燒隨即享譽全球。薩摩燒分白薩摩、黑薩摩。白薩摩為藩主的御用窯,以金、赤、綠、紫、黃等華美彩繪為主。黑薩摩則為大眾日用品為主。本件屬藩主御用,施以華美彩繪,構圖淡雅,金繪一絲不苟,細緻絢麗,呈現御用瓷尊貴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