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橄欖形,體秀長俊美。為銀胎有線七寶燒,胎體厚重,背景通體採用深綠色玻璃質琺瑯釉,散發如寶石般奪目光澤。主題為白色朝顏花,綻放舒展,甚為秀美。以銀線飾纖細柔蔓,盤曲交錯,舒展於同一平面,妙趣橫生,氣韻生動。
牽牛花開時被日本人稱為「朝顏姬」(織女的日文名)。牽牛花綻放模樣象徵著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的會面,被認為能帶來好緣分。因此在江戶時期,女子在家栽種牽牛花,作為祈求愛情好運的護身符。日本著名茶道宗師千利休(1522 - 1591 年)亦 鍾愛牽牛花,在以「和、靜、清、寂」為要旨的日本茶道中,一朵如月光般幽白的朝顏插於古銅器花盞,讓人見之忘俗。本件花瓶以一朵盛開的白色朝顏花為主題,表現怡情養性的清高拔俗情趣。
安藤重兵衛(1876 - 1953 年)為名古屋的七寶藝術家。與林小伝治(1831 - 1915 年)在明治後期帶領了名古屋的琺瑯產業。安藤又與波川康之(1845 - 1927 年)和波川宗介(1847 - 1910 年)被認為是十九世紀後期技術創新,帶來「日本七寶工藝黃金時代」的三位藝術家。1910 年,在日英展覽上,安藤重兵衛受皇室成員委託展示給外國政要的藝術作品,被美國沃爾特斯藝術博物館、英國阿什莫林博物館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