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銅胎,敞口,短頸,豐肩,深長腹,腹下漸斂,圈足。為有線七寶,以天藍色釉為地,色彩溫和淡雅,其上掐絲飾雌雄雙鴨優游,雄鴨伸長脖頸,藍、褐色羽毛相間,繽紛絢爛;雌鴨鼓胸縮頸,褐色羽翼豐滿,緊緊跟隨雄鴨身側。水面下可見其掌划動,姿態活潑。上方橫逸翠竹,竹葉寬而長,其間綻放白花,雅致秀麗。
七寶燒出自日語「七宝 」(しっぽうやき),此種傳統工藝富貴華美,宛如世間珍寶,故以佛經「七寶」以表達珍愛瑰寶之名。七寶燒屬景泰藍工藝的延伸,在金、銀、銅鐵的金屬上附一層透明釉,在高溫下燒製而成,使熔釉玻璃質料附於坯體表面,呈現美麗色彩。其源於天保年間,梶常吉(1803 - 1883 年)研究荷蘭琺瑯工藝後獲取靈感,後經改良成為現在的七寶燒;明治初年又在既有傳統上汲取西方新興技術,開創出色彩華麗而且細膩巧緻的嶄新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