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808 元  龍泉窯青釉褐斑玉壺春瓶

808 元  龍泉窯青釉褐斑玉壺春瓶

H24cm

原共箱題款:第百七六番 飛青磁鐵班文花入 西原家藏|龍泉窯
永藏商事株式會社標籤:番號 383 |品名 飛青磁鐵班文花入|金 二千三百円|伝入 大阪西原家
原共箱蓋款:元時代の花入として名高ぃ作品 翠青色の釉中に黑褐色の斑文が適當配置れ微妙ト為青磁トま瓶れり优品 昭和二十年三月 大阪西原家伝來 久手堅憲二
鈐印:久手寶藏

來源
大阪西原家族收藏,176 號藏品
日本永藏商事株式會社收藏,昭和二十年三月,383 號藏品
久手堅憲二收藏

預估價

TWD
900,000-1,200,000
USD
28,100-37,500
HKD
225,000-300,000
RMB
204,550-272,730
2022秋季拍賣
拍賣|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2:00pm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預展|
2022年12月10-16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2年12月17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瓶為玉壺春式,撇口圓唇,頸長細,頸部中央微收束,向下逐漸加寬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內斂,底足削平,胎質細膩,露胎處部分產生火石紅。通體施青釉,釉面清淡瑩潤,如冰似玉,表面散布黑褐色鐵斑點,與青釉相互交錯,對比強烈。整器造形典雅,秀美挺拔,曲線玲瓏。
 
玉壺春壺又稱玉壺春瓶,造形由左右兩個對稱的「S」形構成,線條優美柔和,贏得世人百般寵愛,歷千年不衰。在唐代多稱酒爲「春」,唐.司空圖《詩品二十四則.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詩中「玉壺」指盛酒的器物。相傳宋代熙寧年間,蘇東坡至景德鎮訪友未果,信步閒逛窯場與製瓷者吟詩對話,在器型產生時興情所至,賦詩一首,其中「玉壺先春,冰心可鑑」兩句尤爲膾炙人口,優美的玉壺春成為宋瓷中具有時代特徵的經典器型之一,之後更演變成觀賞性的陳設瓷。
 

圖一  元〈龍泉窯青瓷褐斑三足花囊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摘錄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圖二  元〈龍泉窯褐彩環耳瓶〉,上海博物館庋藏 
出處:《龍泉窯青瓷》,藝術家出版社,1998 年,頁 182,圖版 155


龍泉窯創燒於北宋早期,於南宋達到鼎盛。由於融合南北技術優點,並提高燒製溫度,成品瓷化程度高,同時改進釉料配方,創製出粉青、梅子青等前所未見的新品種,被歷來藏家激賞,列入宋代名窯。元代龍泉窯生產規模宏大,裝飾工藝凸破宋代,燒造出於釉面隨意點上如鐵屑等富含鐵的色料,以做出褐色點斑,與青釉產生強烈對比的視覺感,形成獨特裝飾效果,為元代盛行之名貴品種。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元〈龍泉窯青瓷褐斑三足花囊〉(圖一)及上海博物館庋藏元〈龍泉窯褐彩環耳瓶〉(圖二),兩者年代、釉色及鐵斑裝飾技法與本品極為類似,可為參考列證。細觀之,更可見諸多鐵斑非簡單一點,而是數筆繪成,增添斑點的層次感和觀賞性,予人自然灑脫又不失秩序的和諧感。


圖三  元〈青磁鐵斑文瓶〉,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庋藏 
出處:《東洋陶瓷大觀- 6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日本講談社,1974 - 1978 年初版,圖版 35
圖四  元〈龍泉窯飛青瓷花生〉,1952 年日本指定為國寶,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庋藏 
出處:《閒情四事-探訪古人花.香.畫.茶的世界》,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 年,頁 28

 
青釉褐斑佳品,列舉博物館藏二件傳世珍品,可為本品類似作品之參考列證。一為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庋藏元〈青磁鐵斑文瓶〉(圖三),另為 1952 年被日本指定為國寶,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庋藏元〈龍泉窯青釉褐斑玉壺春瓶〉(圖四),兩者年代及釉面快速塗點褐斑之技法,與本品風格如出一轍,為難得之龍泉窯青瓷器珍品。
 
有鐵褐斑紋飾的龍泉窯青瓷在日本專名為「飛青瓷」,是酷愛龍泉窯的日本茶道家冠以之雅號,意取青瓷清淡雅逸,而褐色鐵斑飛散於青瓷上,給人飛放之動感。其日本插花文化成立於室町時代(1336 - 1573 年),將花器稱為「花生」或「花入」,數量稀少的「飛青瓷花生」充滿禪意般的美學理念,特別受茶人推崇與青睞,為不可或缺的珍貴舶來花器,備受鑑藏家所珍視。彼時,中國宋代文人雅致生活的閒情四事「插花、喝茶、焚香、掛畫」,融入武士貴族間特殊的茶會儀式,並將元朝傳入的「飛青瓷花生」與茶道相結合,成為展現物主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乃將茶席陳列提升至藝術境界之重要展示,以示榮耀。
 
根據日本《文化財保護法》規定,有形文化財主要分類有四個級別,即國寶、重要文化財、重要美術品和一般美術品。1951 年至 2001 年 6 月止,1059 件文物被指定為國寶,在最重要的國寶級文物裡,中國瓷器僅有八件,宋代天目茶碗占五件,龍泉窯青瓷有三件,為宋〈青釉直頸瓶〉、宋〈青釉鳳耳瓶〉及元〈龍泉窯青釉褐斑玉壺春瓶〉,分別由七個美術館典藏,其中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是唯一庋藏宋代天目茶碗及元〈龍泉窯青釉褐斑玉壺春瓶〉(圖四)兩件國寶藏品的機構。此件元〈龍泉窯青釉褐斑玉壺春瓶〉(圖四)在江戶時代(1603 - 1868 年)被大阪的豪商巨賈鴻池當作傳家寶,後成為安宅珍藏,再由住友集團捐贈為美術館館藏,於 1952 年被日本指定為國寶,被視作凝聚東洋審美觀的出類拔萃之作。而本件元〈龍泉窯青釉褐斑玉壺春瓶〉原為大阪西原家族珍藏,昭和二十年(1945 年)三月,永藏商事株式會社以金 二千三百円購入,社長久手堅憲二於盒內題識:「元時代の花入として名高ぃ作品 翠青色の釉中に黑褐色の斑文が適當配置れ微妙ト為青磁トま瓶れり优品」視作珍寶傳家,可見有褐斑紋飾的龍泉窯青瓷,在日本已成為名門望族爭相獵奇的寶物。
 

圖五  元〈龍泉窯青釉褐斑瓶〉,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庋藏 
出處:《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藏中國陶瓷精選》,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年,頁 84 - 85,圖版 20
拍場類似作品
圖六  元〈龍泉窯「飛青瓷」褐斑蒜頭瓶一對〉,拍賣於香港佳士得 2016 年 11 月 30 日 編號 3133,成交價 HKD 12,060,000; 
拍賣於北京保利 2020 年 9 月 29 日編號 5137,成交價 RMB 18,975,000
 

「飛青瓷」在日本享有崇高的聲譽,然不少重量級作品均落入海外藏家珍藏,如英國大維德爵士珍藏,大英博物館庋藏元〈龍泉窯青釉褐斑瓶〉(圖五)與本件日本大阪西原家族舊藏,久手堅憲二藏元〈龍泉窯青釉褐斑玉壺春瓶〉。拍場類似作品如拍賣於香港佳士得 2016 年 11月 30 日,編號 3133,元〈龍泉窯「飛青瓷」褐斑蒜頭瓶一對〉(圖六),以港幣 1206 萬成交,歷經短短四年,這對蒜頭瓶在北京保利再一次拍出人民幣 1897.5 萬元高價,顯見各界對於褐斑龍泉青瓷之追捧與珍視。
 
再從沉沒於 1323 年舉世聞名的新安沉船中,所載運數量龐大的瓷器,也僅有一小部分為褐斑龍泉青瓷作品(註)。新安沉船是由寧波出發經由韓國去往日本,沉船後於 1976 - 1984 年在朝鮮半島西南新安海域的獨島附近被發掘,打撈出水的船上發現約一萬七千件瓷器,超過半數產自龍泉,僅少數為飛青瓷,可見如此受到推崇的褐斑龍泉青瓷極為少見,甚是稀有。


註:新安沉船打撈出水的各式瓷器
請輸入以下資料後可下載狀況報告
姓  名:
電子信箱: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