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807 明宣德  青花纏枝蓮紋八方燭臺

807 明宣德  青花纏枝蓮紋八方燭臺 「大明宣德年製」款

H26cm

原共箱題款:染付唐草文燭臺 明時代
永藏商事株式會社標籤:骨董第〇八九號|明染付燭臺

來源
日本永藏商事株式會社收藏,089 號藏品
久手堅憲二收藏

預估價

TWD
1,200,000-1,500,000
USD
37,500-46,900
HKD
300,000-375,000
RMB
272,730-340,910
2022秋季拍賣
拍賣|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2:00pm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預展|
2022年12月10-16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2年12月17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燭臺為八方式,胎質縝密細膩,白釉地微泛青,釉質肥厚瑩潤。青花色澤濃豔,局部凝聚成黑青色,呈現銀黑色結晶斑,即「鐵鏽斑痕」,俗稱「錫光」。器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為燭插,中層為連柱,下層為臺座,底內中空,露胎處呈火石紅斑。燭臺上下層均為束腰八方形,連柱作圓柱形,形如酒盅倒扣。通體青花裝飾,燭插由上至下分別飾如意雲頭紋、花葉錦地紋、變形蓮瓣紋及斜線錦地紋。連柱雙層紋飾為纏枝菊花紋及纏枝蓮紋。臺座面內圈凹槽飾海水江崖紋,外圈飾纏枝蓮紋一周,折肩飾花葉錦地,一面空白處自右向左楷書「大明宣德年製」橫排青花款。外壁八面飾八組各式纏枝花卉,近足處飾花葉錦地一周。整體造形別緻新穎,規整端莊,富以十一層青花紋飾,重重疊疊,繪工精細秀麗,線條優美清晰,筆意酣暢飽滿,布局疏朗,融會中西文化優點,是完美的藝術結合,為中國陶瓷史上顯赫彪炳之珍品。


圖一  明宣德〈青花花卉紋八方燭臺〉,「大明宣德年製」款,
1988 年珠山御窯遺址出土,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庋藏 
出處:《明代宣德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故宮出版社,2015 年,頁 196-197,圖版 84

 
目前國家級博物館傳世品中未見有明確宣德年款的八方燭臺,僅有一件為 1988年出土於珠山御窯遺址,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庋藏明宣德〈青花花卉紋八方燭臺〉(圖一),其造形、構圖與本品雷同,折肩處有「大明宣德年製」款,造形方面加強折肩細部的處理,從而更有利於紋飾的展開與御窯廠款識書寫,特徵顯著,可為本品類似作品參考。


圖二  明永樂〈青花折枝花紋八方燭臺〉,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上)》,香港商務印書館,2008 年,頁 49,圖版 47
圖三  明永樂〈青花勾蓮紋八角燭臺〉,上海博物館庋藏 
出處:《中國陶瓷全集 12 -明(上)》錦繡出版社,2001 年,頁 61,圖版 40
圖四  十四世紀上半葉〈銅錯金銀九方燭臺〉,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庋藏 
出處:《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14 年,頁 94,圖版 79


永宣時期,隨著景德鎮瓷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不斷進步,彼時青花以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形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並開創出中國青花瓷雋永秀美,靈動鮮活的黃金時代。八方式燭臺,始於永樂時期,宣德時期亦有少量燒製,乃明代早期御窯青花瓷器中的一類重器。兩者造形雷同,然永樂時期臺座折肩部位偏窄無款,宣德時期臺座折肩則較寬,並楷書「大明宣德年製」款,紋飾亦有些微差異。從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館庋藏傳世瓷器對比,可作為永、宣燭臺構圖的區別。如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明永樂〈青花折枝花紋八方燭臺〉(圖二)、上海博物館庋藏明永樂〈青花勾蓮紋八角燭臺〉(圖三)、1988 年出土於珠山御窯遺址,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庋藏明宣德〈青花花卉紋八方燭臺〉(圖一),與本件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紋八方燭臺〉比對,最明顯的不同點在燭插口沿外側之紋飾。永樂時期為蕉葉紋及回紋,宣德時期以如意雲頭紋及斜線紋、葉紋錦地紋取而代之;其次,永樂時期,燭臺頸部的方格錦地紋及纏枝花卉紋,在宣德時期被纏枝菊花紋及纏枝蓮紋取代;再者,永樂時期作品的臺座折沿及近足處斜壁上也不見裝飾,而宣德時期則出現錦地花葉紋。宣德以後,明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直到清代早期才因帝王慕古而再出現仿伊斯蘭器型官窯瓷器,然八方燭臺則不見複燒,可見其燒造難度及珍貴程度。
 
而燭臺作為照明之用,始於春秋戰國時期,以各式精製銅燭臺為主;至宋元時期,製瓷工藝出現長足發展,以陶瓷燭臺占據主導地位,造形較隋唐更為多樣,且尺度較矮;明代早期,由於頻繁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永樂、宣德皇帝好慕國外新異器物,御窯青花燭臺以波斯進口鈷料繪製紋飾,即所謂的「蘇泥勃青」或「蘇麻離青」,而獨特的八方樣式則源於十三至十四世紀的伊斯蘭伊爾汗國,當時為供皇室貴胄所用之金屬器皿,如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庋藏十四世紀上半葉〈銅錯金銀九方燭臺〉(圖四),此種形制傳入中國後,成為皇室御用之燭臺樣式。
 
宣德御瓷品格之美,為有明一代之冠。宣宗朱瞻基為史上少數富藝術才華之君主,執政十年期間,內廷諸類工藝品無不彰顯其深厚美學品味。其時,御窯廠於帝王旨意下竭力創新,前後器類之多,釉色、裝飾之廣,為宣德之前所未經見,從選料、製樣、畫器至題款無一不精。如明張應文《清秘藏》卷上第六〈論窯器〉:「我朝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幾與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古未有,為一代絕品。」又明王世性《廣志繹》卷四:「本朝以宣、成二窯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本品青花色澤雅致凝重,鮮豔奪目,紋飾繁縟然層次分明,充分借鑑國畫筆墨意韻,得其勾、勒、點、染諸法,運用皆宜。青料濃淡兼施,燒造時產生自然暈散現象,透出凝重雄渾之美,一如朱明盛世,威加四海之泱泱氣勢。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五  明永樂〈青花折枝花紋八方燭臺一對〉(無款),拍賣於香港邦瀚斯 2022 年 5 月 29 日,編號 123,成交價 HKD 30,453,000
圖六  明宣德〈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臺〉(無款),拍賣於中國嘉德 2011 年 5 月 22 日,編號 3546,成交價 RMB 19,550,000

 
永宣青花素為藏家所重,且此時期的青花八方燭臺在市場上十分稀見,而為數不多次的亮相皆令人相當驚豔。目前所知,傳世永樂青花八方燭臺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等不逾十件,而宣德年款僅有一件,存世極為罕有。拍場相似之例如拍賣於香港邦瀚斯 2022 年5 月 29 日,編號 123,明永樂〈青花折枝花紋八方燭臺一對〉(無款)(圖五),創下港幣 3045.3萬元成交價;拍賣於中國嘉德 2011 年 5 月 22 日,編號 3546,明宣德〈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臺〉(無款)(圖六),則創下人民幣 1955 萬元之成交紀錄,足見青花八方燭臺在官窯中之顯赫地位。
 
請輸入以下資料後可下載狀況報告
姓  名:
電子信箱: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