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選上等白玉料雕琢而成,色澤純正溫潤,寶光內蘊。呈雙聯瓶式,由蓋鈕起,經 蓋、瓶身至底,通體相連。四邊透雕雙夔龍,夔龍身軀向下延展成長方形開光,兩 長邊由上至底各垂直鑽一圓孔,絲絛自龍身鑽出,下承米珠結,連接雙蓮花橫柱, 形似夔龍立架。蓋及鈕作四坡長方貌,弧壁光素,雙瓶間飾圓環及繫繩連結。腹兩 面各飾一夔龍,形象兇猛威武,氣勢非凡,作遊龍飛舞狀的身軀跨越兩瓶身,巧妙 地將兩瓶合而為一。其下再以勾連雲紋加強裝飾效果,更添古樸風韻。
雙聯瓶,又稱「連體瓶」 或「合歡瓶」,在唐三彩中已出現,有美滿和諧之 意,乾隆時期尤為流行。清代玉器在乾隆仿古之風的倡導下,參照古器物形制 成為清宮玉器製作的重要一環。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白玉龍紋雙連 瓶〉(圖一),與本件雙聯鼻煙壺皆是仿古創新之佳例。宮廷造辦處迎合皇 帝喜好製作各式奇巧佳品,參見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白玉雙瓶形佩〉 (圖二),其造形設計為珮,亦是鼻煙壺,與本品極為相似,可資參考,兩者 誠然皆為清代復古風潮下之尊貴雅器。
同為雙聯形制之鼻煙壺佳品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14 年11月23日,編號195,清乾隆〈白玉仿古紋英雄雙聯瓶式鼻煙壺〉(圖三),其造形及龍紋設計與本品相似。然細觀本件雙聯鼻煙壺,造形端莊規 整,構思巧絕,圖案紋飾豐富,線條挺拔,碾琢工藝精細,足顯工匠高超技 藝,展現清代玉器製作工藝的巔峰水準。

圖一 清乾隆〈白玉龍紋雙連瓶〉,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10-清》,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頁56,圖29
圖二 清〈白玉雙瓶形佩〉,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摘錄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三 清乾隆〈白玉仿古紋英雄雙聯瓶式鼻煙壺〉,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14年11月23日編號195,成交價HKD 687,500
雙聯瓶,又稱「連體瓶」 或「合歡瓶」,在唐三彩中已出現,有美滿和諧之 意,乾隆時期尤為流行。清代玉器在乾隆仿古之風的倡導下,參照古器物形制 成為清宮玉器製作的重要一環。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白玉龍紋雙連 瓶〉(圖一),與本件雙聯鼻煙壺皆是仿古創新之佳例。宮廷造辦處迎合皇 帝喜好製作各式奇巧佳品,參見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白玉雙瓶形佩〉 (圖二),其造形設計為珮,亦是鼻煙壺,與本品極為相似,可資參考,兩者 誠然皆為清代復古風潮下之尊貴雅器。
同為雙聯形制之鼻煙壺佳品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14 年11月23日,編號195,清乾隆〈白玉仿古紋英雄雙聯瓶式鼻煙壺〉(圖三),其造形及龍紋設計與本品相似。然細觀本件雙聯鼻煙壺,造形端莊規 整,構思巧絕,圖案紋飾豐富,線條挺拔,碾琢工藝精細,足顯工匠高超技 藝,展現清代玉器製作工藝的巔峰水準。

圖一 清乾隆〈白玉龍紋雙連瓶〉,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10-清》,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頁56,圖29
圖二 清〈白玉雙瓶形佩〉,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摘錄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三 清乾隆〈白玉仿古紋英雄雙聯瓶式鼻煙壺〉,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14年11月23日編號195,成交價HKD 68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