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口微侈,弧形深壁,圈足。通體施青釉,釉中帶黃,底心微凸,足及底露灰黃色胎,刷有褐色汁。通體施青釉,釉色青翠,釉質瑩潤勻淨。外壁刻劃細線紋,由足底向碗腹呈放射狀。內印花以一朵盛開菊花為中心,四周環繞纏枝菊紋,花朵飽滿富貴,枝葉舒卷婀娜,具深淺漸層之立體感。本品以菊花為紋飾,展現葉茂花繁、生意盎然的特寫方式,紋樣秀麗典雅,顯現耀州窯印花青瓷燒造之極佳水平。
北宋中晚期耀州窯製作成熟,自開面目,裝飾豐富,主要採用刻、印等手法,在胎體上製作裝飾紋樣,而後再上釉入窯焙燒。所刻、印之紋飾處於釉下,透過青綠或碧綠色釉層,可清晰看到淺浮雕的裝飾紋樣,其紋樣優美多變,賞心悅目,反映當時社會的審美趣味和理想,形成瓷器裝飾中的一種獨特風格。
北宋中晚期耀州窯製作成熟,自開面目,裝飾豐富,主要採用刻、印等手法,在胎體上製作裝飾紋樣,而後再上釉入窯焙燒。所刻、印之紋飾處於釉下,透過青綠或碧綠色釉層,可清晰看到淺浮雕的裝飾紋樣,其紋樣優美多變,賞心悅目,反映當時社會的審美趣味和理想,形成瓷器裝飾中的一種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