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以木雕琢而成,色澤深沉,質地細膩。尊像髮髻高束,臉龐飽滿圓潤,眉若初月,雙目垂視,挺鼻豐唇,嘴帶笑意,神情靜謐。身披開襟天衣,胸前配戴瓔珞,雙手交疊持一卷經書,跣足靜立。整體造形優雅,刀法嫻熟精湛,衣紋褶理自然優美,布料柔軟質感甚為逼真,精美中蘊藏巧思,為日本木雕佛像佳作。
加納銕哉,本名光太郎,自幼從父學習南畫與雕刻,為明治到大正時期著名的雕刻家、畫家。曾拜於著名禪師雪澤紹璞門下習畫。明治十年因承製大久內務卿之文房道具而聲名遠播。明治十四年於第二次國內行業博覽會獲妙技三等獎,受任命為古美術調查委員。明治二十一年於東京美術學院開辦時受聘為教授。晚年定居奈良,日日刀筆為伴,創立獨特鐵筆神技,傾心於木雕、銅像等寺院寶物與佛像製作,並對日本古美術有極深造詣。
加納銕哉,本名光太郎,自幼從父學習南畫與雕刻,為明治到大正時期著名的雕刻家、畫家。曾拜於著名禪師雪澤紹璞門下習畫。明治十年因承製大久內務卿之文房道具而聲名遠播。明治十四年於第二次國內行業博覽會獲妙技三等獎,受任命為古美術調查委員。明治二十一年於東京美術學院開辦時受聘為教授。晚年定居奈良,日日刀筆為伴,創立獨特鐵筆神技,傾心於木雕、銅像等寺院寶物與佛像製作,並對日本古美術有極深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