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平口,圓鼓腹,兩側出如意形耳,自然流暢,下承三象足,為器身增添挺拔之姿。整器敦厚規整,嚴謹合度,穩當扎實。爐底鑄方框減地陽文「樂觀齋主」雙行四字篆書款。
明末文震亨《長物志》:「古人制具尚用,不惜所費,故製作極備」,在文房諸器中,又以宣爐爲首。清康、雍、乾三朝對不僅有許多記錄宣德爐的文獻,當時所鑄造的宣爐,更是器質細膩,色澤瑩潤,堪稱宣德爐鑄造史上的另一座高峰。清宮檔案亦記載,康熙皇帝曾親自督製「萬壽無疆」鉢爐一尊,將自家書齋號「樂觀齋主」刻於爐底款,精妙無比。
明末文震亨《長物志》:「古人制具尚用,不惜所費,故製作極備」,在文房諸器中,又以宣爐爲首。清康、雍、乾三朝對不僅有許多記錄宣德爐的文獻,當時所鑄造的宣爐,更是器質細膩,色澤瑩潤,堪稱宣德爐鑄造史上的另一座高峰。清宮檔案亦記載,康熙皇帝曾親自督製「萬壽無疆」鉢爐一尊,將自家書齋號「樂觀齋主」刻於爐底款,精妙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