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玉質,質地細潤,寶光瑩瑩,局部有黃褐色沁。蓋盒一對以鵪鶉為原型,整器一料剖開形成,身內挖空為膛,打磨光滑,分上下兩層,子母口扣合。鵪鶉呈俯臥狀,圓眼尖啄,短頸團身,身上淺浮雕長短不一的羽毛,翎毛層疊有序,紋絲不亂,腳爪伏於腹下,神態安詳,維妙維肖。
鵪鶉是宮廷常用圖案和器物造形,諧音「安」,寓意平安、安居樂業。鵪鶉一對,則象徵「雙安」,此式多用於皇室、貴族婚慶,祈以祝賀婚姻美滿、家業興盛、衣食豐足、子孫眾多,是頗受喜愛的吉祥陳設。如北京首都博物館庋藏清〈白玉鵪鶉盒一對〉(圖一),其造形、紋飾、風格與本品相似,可資參考,皆是兼具實用與陳設功能之佳品。本對蓋盒造形優美,鵪鶉姿態生動,沁色自然,包漿潤滑。然圖案線條運用剛柔相濟,簡練流暢,器壁薄可影物,體現高超工藝技巧。

文獻參考
圖一 清〈白玉鵪鶉盒一對〉,北京首都博物館庋藏,摘錄自北京首都博物館網站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二 清乾隆〈白玉鵪鶉蓋盒一對〉,
拍賣於香港佳士得 2012 年 11 月 28 日,編號 2182,成交價 HKD 2,540,000
鵪鶉是宮廷常用圖案和器物造形,諧音「安」,寓意平安、安居樂業。鵪鶉一對,則象徵「雙安」,此式多用於皇室、貴族婚慶,祈以祝賀婚姻美滿、家業興盛、衣食豐足、子孫眾多,是頗受喜愛的吉祥陳設。如北京首都博物館庋藏清〈白玉鵪鶉盒一對〉(圖一),其造形、紋飾、風格與本品相似,可資參考,皆是兼具實用與陳設功能之佳品。本對蓋盒造形優美,鵪鶉姿態生動,沁色自然,包漿潤滑。然圖案線條運用剛柔相濟,簡練流暢,器壁薄可影物,體現高超工藝技巧。

文獻參考
圖一 清〈白玉鵪鶉盒一對〉,北京首都博物館庋藏,摘錄自北京首都博物館網站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二 清乾隆〈白玉鵪鶉蓋盒一對〉,
拍賣於香港佳士得 2012 年 11 月 28 日,編號 2182,成交價 HKD 2,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