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呈圓柱形,直壁,下略斂,圈足。通體施仿木紋釉,擬仿花梨木年輪、顏色等細節,維妙維肖。器壁繪製為十二片豎立木板拼裝,腹部和底部飾仿竹編箍道一圈,形象如真。
此種木紋釉瓷桶屬清代仿生瓷中的一種。尤其乾隆時期,仿生瓷大為興盛,御窯場工匠們燒造技術精湛純熟,對窯火釉色的控制可達隨心所欲之境,又有傑出的督陶官唐英主持各類精巧器皿製作,仿生瓷器燒製可謂得心應手。邵蟄民在《增補古今源流考》記有「清瓷彩色至乾隆而極,其彩釉之仿他物者亦以乾隆為最多最精⋯如仿木紋以燒桶,腰有牙箍或銅箍,皆與真木桶無異⋯。」整體富麗大氣,釉色流淌自然,深淺變化的紋理、癭瘤及木板拼接等細節,皆縝密逼真,宛如木製桶。
此種木紋釉瓷桶屬清代仿生瓷中的一種。尤其乾隆時期,仿生瓷大為興盛,御窯場工匠們燒造技術精湛純熟,對窯火釉色的控制可達隨心所欲之境,又有傑出的督陶官唐英主持各類精巧器皿製作,仿生瓷器燒製可謂得心應手。邵蟄民在《增補古今源流考》記有「清瓷彩色至乾隆而極,其彩釉之仿他物者亦以乾隆為最多最精⋯如仿木紋以燒桶,腰有牙箍或銅箍,皆與真木桶無異⋯。」整體富麗大氣,釉色流淌自然,深淺變化的紋理、癭瘤及木板拼接等細節,皆縝密逼真,宛如木製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