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質,緻密溫潤,局部褐色沁。紙鎮呈包袱畫卷造形,以包袱巾將六卷疊放的畫卷紮起,繫蝴蝶結於頂端,綢帶自然飄逸,宛若實物。每畫卷分別刻琢龜背紋、梅花紋、海水紋、回紋等紋飾,意趣無窮,既可用作鎮紙亦可為筆擱,為文人雅士所用之佳品。又「包袱」與「包福」諧音,寓意「幸福吉祥」。
自明代晚期,東南沿海經濟富庶,文化水準高,文玩用品盛行。在董其昌等人簡易疏淡的審美觀導引下,文房布置強調以韻取勝。又據《活計檔》記載,乾隆帝曾要求做百什件的工匠「做手卷式或做冊頁畫軸等樣。」使用不同材質偽裝成的器物有古書、畫卷及古琴等。本品巧妙將包袱畫卷造形融入玉器,雕工精湛細膩,紋飾繁而不亂,將玉的質感美與包袱、畫卷的線條美完美呈現,匠心獨具,是件殊為難得之文房精品。
自明代晚期,東南沿海經濟富庶,文化水準高,文玩用品盛行。在董其昌等人簡易疏淡的審美觀導引下,文房布置強調以韻取勝。又據《活計檔》記載,乾隆帝曾要求做百什件的工匠「做手卷式或做冊頁畫軸等樣。」使用不同材質偽裝成的器物有古書、畫卷及古琴等。本品巧妙將包袱畫卷造形融入玉器,雕工精湛細膩,紋飾繁而不亂,將玉的質感美與包袱、畫卷的線條美完美呈現,匠心獨具,是件殊為難得之文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