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尊取商周青銅尊為藍本,喇叭口,長頸,方鼓腹,下承外撇方足,腹及足四出戟飾連續雷紋。通體施天藍色琺瑯釉地,以掐金絲技法勾勒,內填紅、藍、綠、黃、白等琺瑯釉料。口內壁飾纏枝西番蓮紋,頸蕉葉形開光,內飾拐子龍紋與蕉葉紋相間,圖案布局疏朗,掐絲線條奔放有力。腹四面拐子龍紋為主題,以深藍釉為開光,開光內及足以各色琺瑯釉飾獸面紋,造形風格獨特。目前出現唯一同時期,幾乎相近之作品,為1981 年展覽於德國法蘭克福應用藝術博物館之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尊〉(圖一),其造形及紋飾構圖與本作幾乎相近,可資參考,或為同時期成對之作品。
本品造形充滿濃郁青銅器元素,為源於商周青銅器之創新作品,其複刻原型可參閱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九.周〈即月尊〉(圖二);另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掐絲琺瑯獸面蕉葉紋出戟方觚〉(圖三),可作為本件尊仿古風格比對的參考依據,並在造形僅傳摹形制,再靈活改變舊有組合關係,加進新式素材創作。本器以精銅為胎,形制規整,胎壁厚重,鍍金亮眼奪目。其掐絲技法嫻熟,紋飾粗細均勻流暢,釉色豔麗且多樣,展現乾隆朝製器高貴華美風貌。

文獻參考
圖一 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尊〉,1981 年展覽於德國法蘭克福應用藝術博物館,
收錄於《Die Ware aus dem Teufelsland: Chinesische und japanische Cloisonné - und Champlevé-Arbeiten von 1400 bis 1900》,
1981 年,頁 148,編號 79A
圖二 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九.周〈即月尊〉,
收錄於《景印擒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第一五七冊、器用類,世界書局,1986 年,頁 243-260
圖三 清乾隆〈掐絲琺瑯獸面蕉葉紋出戟方觚〉,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琺瑯器編 2 -清掐絲琺瑯》,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頁 183,圖版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