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白玉質,色澤溫潤,純淨細膩,略灑金黃色沁,光潔內蘊。器分蓋及爐兩部分,子母口內扣相合。蓋呈覆碗式,頂部設短柱狀捉鈕,鈕面刻壽字,四周飾如意雲紋。蓋面等距三凸雕,飾以蝙蝠展翅於雲上,餘光素無紋,其金黃色皮在影影綽綽的玉面中,彷彿映射出若隱若現的朝陽,展現晴空萬里的天趣之美。爐身圓口,束頸,豐肩,腹下漸收,下承外撇三乳足。前後口緣飾雙螭龍相向拱卍字盤長,兩側則以蝙蝠趴伏於壽字為耳,下設活環,餘亦光素無紋,琢磨細膩勻淨,體現出玉質如凝脂、精光內蘊、脈理堅密之特色,亦反映當時高度重視玉料的選擇和色澤自然變化之巧作。整體以高、淺浮雕等技法飾蝙蝠、螭龍、盤長、祥雲盤繞等吉祥圖案,亦有「卍慶福壽」、「福樂長壽」之寓意。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青玉朝冠耳龍鈕弦紋爐〉(圖一)取仿古造形,僅於鈕、蓋及三足以螭龍、獸面紋裝飾,餘採「好玉不雕」的細膩表現,與本件蓋爐極為類似,可資參考。
香爐為焚香器具,用於宮廷,大則表現皇家體度,小則彰顯文人情懷,各種花式繁多。於宮中書房焚香,乃帝王之雅事,乾隆皇帝熟通漢理,精於儒典,為品味甚高之一代文雅皇帝,屋內焚香亦不可少。乾隆皇帝崇尚古制,御用器物多有仿古製品,仿古玉器於選材、樣式、燒色、製造等方面皆十分注重精緻細膩之感,在造形方面或與原器相似,或略有改變,紋飾方面有繼承,亦有創新。
本件香爐即為十八世紀仿古風潮下的典雅陳設器,其蓋面凸起三蝙蝠,此種裝飾甚是少見,系按器譜仿古代名器依樣製作,如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七・漢〈蟠螭鼎一〉(圖二)蓋面凸起三圓環之形制,可作為仿古之複刻原型範本,然加以創新後而成。整體器壁厚實,雕工講究,無論蝙蝠、螭龍、盤長、祥雲的琢製或爐內平整細緻的打磨技巧,處處透露精湛工藝,彰顯典雅風格及雍容華貴的王者風範。

文獻參考
圖一 清〈青玉朝冠耳龍鈕弦紋爐〉,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 10 -清》,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頁 138,圖版 101
圖二 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七.漢〈蟠螭鼎一〉,
收錄於《景印擒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第一五七冊、器用類,世界書局,1986 年,頁 243-185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三 清乾隆〈白玉萬福如意蓋爐〉,拍賣於香港蘇富比 2012 年 5 月 30 日,
編號 3958,成交價 HKD 9,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