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如意瓷胎,整體作靈芝造形,線條流暢自然,胎質堅實,施彩豐潤飽滿。如意雲頭雕碩大靈芝,其下掩映小靈芝,柄莖轉折呈S 形,姿態曼妙,通身各處有小靈芝生長,布局疏密有致,枝蔓鏤空,甚為細緻,近趾處有紅蝠攀附,意態生動。靈芝表面環溝散布,質感如真,視覺效果自然,匠心獨運。整體造形優美,曲度悠然,靈芝虯曲,蜿蜒生姿,雕琢宛如天成。既可陳設於案,藉以置筆;又與文人相對,賞之悅目,為簡潔秀逸之妙品。
清三代的製瓷工藝中,自雍正以來盛行仿宋代五大名窯釉色之熱潮,乾隆時期非但未減退,品類反而更加繁多,進而發展到模仿玉石、漆器、竹木、螺鈿、藤編等特種釉色的仿生瓷皆能維妙維肖。如《古銅瓷器考》:「有陶以來,未有今日之美備」,便是對此時期瓷業成就之讚嘆。乾隆皇帝尤好仿生器,要求藝匠絕技巧工,製作新穎奇作。仿生瓷器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仿石釉筆架〉(圖一)及本件清乾隆〈像生靈芝形如意〉,驟視絕不類瓷,細辨始知皆釉汁變化神奇之至也,體現出乾隆時期瓷器工藝的飛躍和創新,堪稱鬼斧神工。
.jpg)
文獻參考
圖一 清乾隆〈仿石釉筆架〉,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文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年,頁 124,圖版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