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盒銀質鎏金,色澤穩重,精光內蘊。捶擊呈圓形,子母口相合。通體以細密的魚子紋地,鏨刻花鳥紋飾。蓋面微隆,中心飾雙雁相向,口銜綬帶結,結上方飾折枝花,下方為盛開蓮花,花葉向兩側延伸,環繞鴻雁。側壁飾朵朵流雲,盒底飾纏枝花卉紋。整體造形規整,紋飾鏨刻精緻細膩,極為優美,充分顯示唐代工藝水準之高超。
唐代金銀器以皇家貴族的生活用具、佛門法器為多,盛唐以後,帶有濃郁的西亞藝術風格特徵,器物裝飾明顯地由簡單向複雜、繁縟的發展。銀盒是唐代金銀器皿中數量最多的器類,使用時間歷經整個唐代,不同時期,盒形也不相同。圓形無足銀盒主要流行於八世紀中葉以前,初唐時期以素面為主,盛唐時期,盒面上的動植物裝飾紋樣逐漸增多。如法門寺博物館庋藏唐〈雙鳥圓形銀粉盒〉(圖一),其造形、鏨刻手法與本件蓋盒極為相似,應皆屬盛唐時期繁縟之風格,或為唐代女性化妝用具,可資比對參考。
.jpg)
圖一 唐〈雙鳥圓形銀粉盒〉,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三兆鎮村出土,法門寺博物館庋藏
出處:《盛世皇朝秘寶:法門寺地宮與大唐文物特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10 年,頁 232,圖版 97
唐代金銀器以皇家貴族的生活用具、佛門法器為多,盛唐以後,帶有濃郁的西亞藝術風格特徵,器物裝飾明顯地由簡單向複雜、繁縟的發展。銀盒是唐代金銀器皿中數量最多的器類,使用時間歷經整個唐代,不同時期,盒形也不相同。圓形無足銀盒主要流行於八世紀中葉以前,初唐時期以素面為主,盛唐時期,盒面上的動植物裝飾紋樣逐漸增多。如法門寺博物館庋藏唐〈雙鳥圓形銀粉盒〉(圖一),其造形、鏨刻手法與本件蓋盒極為相似,應皆屬盛唐時期繁縟之風格,或為唐代女性化妝用具,可資比對參考。
.jpg)
圖一 唐〈雙鳥圓形銀粉盒〉,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三兆鎮村出土,法門寺博物館庋藏
出處:《盛世皇朝秘寶:法門寺地宮與大唐文物特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10 年,頁 232,圖版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