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瓶為轉心瓶形制,由內瓶、外瓶、底座分別燒製組成,內外兩瓶以子母榫鉚相合,內瓶可自由轉動以觀賞,雅趣十足。外瓶敞口,束頸,垂腹,底承束腰台式足。瓶身分三段,口沿描金,頸部及底台均黃地粉彩軋道纏枝花卉紋;腹部藍地粉彩軋道纏枝花卉紋,有四圓形描金開光,鏤雕祥雲螭龍紋,精美大氣,雍容華貴;內瓶施綠釉,繪粉彩竹石、木蘭、海棠及祥雲紅蝠等圖案,可透過外瓶鏤空處窺見清新秀美畫面;底座為束腰高足,飾黃地軋道變形蕉葉紋及纏枝花卉紋,足外一周粉紅地藍色回紋,與瓶口沿呼應。足底施松石綠釉,中央白地青花「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書款。整體設計精巧,釉色飽滿繽紛,紋飾細膩繁複,殊為難得。
清代是中國製瓷技藝的巔峰時期,邵蟄民《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清瓷至乾隆而極盛,器式之多亦莫與倫比」。轉心瓶即為清代創製之瓶式,又稱「套瓶」,其內瓶轉動時,透過外瓶鏤孔可看見不同畫面。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載:「瓶之腹玲瓏剔透,瓶內更有一瓶兼能轉動,若是者,名曰『轉心』,乃內府珍裳殊品也。」其精妙在於內外瓶鈕和槽的絕對吻合,若有毫釐之差就會前功盡棄,製作難度極大,充分體現出清代瓷藝的精湛水準。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庋藏十九 / 二十世紀〈琺瑯彩龍紋轉心瓶〉(圖一),與本品皆為清代製作精美之轉心瓶佳例,可資參考。
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紐約蘇富比2011年3月23日,編號727,清乾隆〈黃地粉彩鏤空雲龍紋轉心瓶〉(圖二),其造形、紋飾等布局設計皆與本品極為相似,可資比對。細觀本對轉心瓶,形制精巧新奇,紋飾繁而不亂,豔麗的設色與軋道花卉相得益彰,集粉彩、描金、鏤空、轉心等多種工藝於一體,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充分體現清代粉彩瓷器製作的最高成就,是對美觀富麗之陳設瓷器珍品。

文獻參考
圖一 十九 / 二十世紀〈琺瑯彩龍紋轉心瓶〉,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庋藏
出處:摘錄自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網站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二 清乾隆〈黃地粉彩鏤空雲龍紋轉心瓶〉,拍賣於紐約蘇富 2011 年 3 月 23 日 編號 727,
成交價 USD 1,202,500
清代是中國製瓷技藝的巔峰時期,邵蟄民《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清瓷至乾隆而極盛,器式之多亦莫與倫比」。轉心瓶即為清代創製之瓶式,又稱「套瓶」,其內瓶轉動時,透過外瓶鏤孔可看見不同畫面。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載:「瓶之腹玲瓏剔透,瓶內更有一瓶兼能轉動,若是者,名曰『轉心』,乃內府珍裳殊品也。」其精妙在於內外瓶鈕和槽的絕對吻合,若有毫釐之差就會前功盡棄,製作難度極大,充分體現出清代瓷藝的精湛水準。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庋藏十九 / 二十世紀〈琺瑯彩龍紋轉心瓶〉(圖一),與本品皆為清代製作精美之轉心瓶佳例,可資參考。
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紐約蘇富比2011年3月23日,編號727,清乾隆〈黃地粉彩鏤空雲龍紋轉心瓶〉(圖二),其造形、紋飾等布局設計皆與本品極為相似,可資比對。細觀本對轉心瓶,形制精巧新奇,紋飾繁而不亂,豔麗的設色與軋道花卉相得益彰,集粉彩、描金、鏤空、轉心等多種工藝於一體,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充分體現清代粉彩瓷器製作的最高成就,是對美觀富麗之陳設瓷器珍品。

文獻參考
圖一 十九 / 二十世紀〈琺瑯彩龍紋轉心瓶〉,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庋藏
出處:摘錄自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網站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二 清乾隆〈黃地粉彩鏤空雲龍紋轉心瓶〉,拍賣於紐約蘇富 2011 年 3 月 23 日 編號 727,
成交價 USD 1,2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