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描繪清代貴族雅士於庭園中行樂之情景。庭園中迴廊彎繞,樹木林立,屋簷下一位氣度優雅,風度翩翩的雅士身著繡有蘭花紋的白色長袍,閒適舒坐,右手置於膝上摩娑扳指,左手持鼻煙壺把玩。身旁小几上有紅釉花瓶,身後窗戶大開,房內桌案上置有青銅觚及白瓷盤,盤中擺放佛手,觚內插置紅花,一旁靜置書冊,充滿文雅靜謐之氣。畫家於廊柱上落款「廣陵禹之鼎畫」,布局頗具巧思。整體畫面構圖均衡,工筆、沒骨技法並用,展現純熟繪畫功力。人物面容既有淡墨渲染的堅實結構起伏,又有重色暈罩的明潤肌膚色澤,形貌逼肖,立體感強烈。
禹之鼎(1647-1709),字尚吉,號慎齋,江蘇興化人。幼師藍瑛,苦練丹青,康熙二十年(1681年)官鴻臚寺序,以善畫供奉南薰殿,擅長人物,尤以肖像著稱,入京供奉內廷後,譽滿京師,一時名人肖像皆出其手。其肖像畫既受曾鯨影響,又不受局限,將白描、墨骨、色暈諸法融為一體,既是對傳統的集成,也成為一種新風格,寫真技藝高超。且人物動態和環境力求真實,作品富有親和力,傑出的藝術成就得到世人公認,畫史謂其「工善寫照,一時稱絕」。
禹之鼎(1647-1709),字尚吉,號慎齋,江蘇興化人。幼師藍瑛,苦練丹青,康熙二十年(1681年)官鴻臚寺序,以善畫供奉南薰殿,擅長人物,尤以肖像著稱,入京供奉內廷後,譽滿京師,一時名人肖像皆出其手。其肖像畫既受曾鯨影響,又不受局限,將白描、墨骨、色暈諸法融為一體,既是對傳統的集成,也成為一種新風格,寫真技藝高超。且人物動態和環境力求真實,作品富有親和力,傑出的藝術成就得到世人公認,畫史謂其「工善寫照,一時稱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