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質,凝白如脂,溫潤厚實,局部帶有金黃沁色。雕琢為飽滿瓜果形,頂部開口,掏膛精細。外壁藤蔓攀延纏繞,連綿不絕,大小瓜葉錯落掩映,葉脈清晰細膩,癩瓜牽藤,成熟時自然裂開的果實露出飽滿瓜瓤,籽多而飽滿。金黃沁色處雕蝴蝶,穿梭於瓜葉間似欲採摘花蜜,姿態靈活可愛,一派生機勃勃之感,寓有「瓜瓞綿綿、子孫滿堂、福康永享」吉祥之意。整體質地細膩,刀法純熟,線條爽朗俐落,表現出枝葉繁茂,瓜果鮮嫩的光澤品相,且大小適中,渾圓飽滿,適於掌中把玩。
古今工藝,所用題材廣泛、樣式豐富,處處蘊含千百年來的美好嚮往。吉祥紋樣的發展歷史悠久,源於吉祥意識的形成,是人們為趨吉避凶、追求美好生活,利用動、植物等圖像,作為祈願迎祥的象徵與符號。其中,草木花果由於本身造形和氣味討喜,是自然界中主要的審美對象,瓜果又代表生命繁衍與多子多福,成為廣受愛戴的紋飾主題之一。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十八世紀〈玉蝙蝠葫蘆鼻煙壺〉(圖一),與本品皆取瓜果為雕琢題材,不僅是對大自然的禮讚,更蘊含對幸福追求的渴望。拍場相似之例可見拍賣於香港邦瀚斯2019年5月28日,編號56,十八/十九世紀〈白玉雕花蟲鼻煙壺〉(圖二)。然本件鼻煙壺線條優美,掏膛勻淨,手感溫潤柔滑,瓜蔓翻卷輕巧自如,增添雅致飄逸的動感,更是件結合工藝之美與吉祥語意的鼻煙壺佳品。

文獻參考
圖一 清 / 十八世紀〈玉蝙蝠葫蘆鼻煙壺〉,清宮舊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通嚏輕揚:鼻煙壺文化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2 年,頁 166,圖版 III-020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二 十八 / 十九世紀〈白玉雕花蟲鼻煙壺〉,拍賣於香港邦瀚斯
2019 年 5 月 28 日,編號 56,成交價 HKD 26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