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胎,胎質細膩潤滑,胎體薄輕。壺敞口,束頸,豐肩,長方形扁腹,下承橢圓形足。壺身通施綠釉為地,釉色細潤光亮,飽滿豔麗,格調清新。其上以紅、黃、藍、綠等各色粉彩繪飾纏枝蓮紋,花朵嬌妍碩大,枝葉蔓延卷曲,婉轉舒展,頗見柔美之姿。花朵上方有金彩壽字,字體對稱,筆畫穩重。足外牆施以金彩,足底留白紅彩「乾隆年製」篆書款。整體造形規整,筆觸細膩,紋飾精美,諸彩妍亮,富有極佳的藝術感染力,氣息華貴。
纏枝蓮紋作為瓷器裝飾的常見形式之一,因其圖案花枝纏轉不斷,故稱纏枝紋,明代稱「轉枝」。其構圖以波狀線與切圓線相組合,作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展開,形成波卷纏綿的基本樣式,再於切圓空間中或波線上綴以花卉並點以葉子,形成枝莖纏繞,花繁葉茂的纏枝花卉紋。其又名「萬壽藤」,寓意吉慶。因其結構連綿不斷,故有「生生不息」之意。
清乾隆時期流行各式福壽吉祥紋飾,以各種色釉為地,多粉彩描繪,紋飾布局繁密,其圖案化裝飾的藝術風格特徵,在乾隆以後各朝得到繼承。細觀本對鼻煙壺,綠釉嬌嫩美豔,粉彩繪畫精細入微,線條委婉多姿,優美生動,局部以金彩點綴,增添富麗氣息。
纏枝蓮紋作為瓷器裝飾的常見形式之一,因其圖案花枝纏轉不斷,故稱纏枝紋,明代稱「轉枝」。其構圖以波狀線與切圓線相組合,作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展開,形成波卷纏綿的基本樣式,再於切圓空間中或波線上綴以花卉並點以葉子,形成枝莖纏繞,花繁葉茂的纏枝花卉紋。其又名「萬壽藤」,寓意吉慶。因其結構連綿不斷,故有「生生不息」之意。
清乾隆時期流行各式福壽吉祥紋飾,以各種色釉為地,多粉彩描繪,紋飾布局繁密,其圖案化裝飾的藝術風格特徵,在乾隆以後各朝得到繼承。細觀本對鼻煙壺,綠釉嬌嫩美豔,粉彩繪畫精細入微,線條委婉多姿,優美生動,局部以金彩點綴,增添富麗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