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g)
本件拍品於香港蘇富比 2013 年 5 月 27 日編號 133 來源封面及內頁,成交價 HKD 400,000
This lot was sold at Sotheby's Hong Kong, 27 May 2013, lot 133 Price realized HKD 400,000
Catalogue cover and lot detail page
.jpg)
本件拍品出版於《A Treasury of Chinese Snuff Bottles: The Mary and George Bloch Collection》,卷 1,Hugh Moss、Victor Graham 及曾嘉寶,香港,1995 年,頁 82-83,圖版 29
This lot appeared in the publication A Treasury of Chinese Snuff Bottles: The Mary and George Bloch Collection, Vol. 1, Hugh Moss, Victor Graham and Ka Bo Tsang, Hong Kong, 1995, pp. 82-83, pl. 29
白玉質,質地細潤潔白,寶光瑩瑩。壺直口,溜肩,扁垂腹,平底略凹。壺腹兩面紋飾相同,淺浮雕對稱夔龍及如意雲紋,兩兩相對,中有寶珠,間滿布壓地隱起雲雷紋作襯托,形成古樸神秘富有裝飾性紋樣,充盈摹古風範。
乾隆時期格外注重仿古,以追求「返樸還淳」、「形制古雅」為樂趣。這種仿古的崇尚在琢玉工藝中亦極盛行,為十八世紀清宮藝術的主旋律之一。然在製作過程中,會受限於玉材的形狀與大小而出現權宜性的增減、更改,因而進一步帶動創新。細觀本件鼻煙壺,造形小巧,盈手可握,構圖係源自春秋、戰國時期玉器上常見的紋樣,今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庋藏春秋晚期〈玉雙龍首璜〉(圖一),內琢致密隱起雲雷紋,可作為仿古紋飾參考比對。
本品整體雕工精湛,技藝嫻熟,裝飾效果極佳,構圖密而不亂,在紋飾風格意蘊上仿古外,略有增減變化,著重仿其神韻,氣質古樸,典雅端莊,又融合白玉凝光含蓄之特質,盡顯雍容,實為仿古鼻煙壺中的代表佳作。誦先芬室主人庋藏1770-1820〈白玉龍紋鼻煙壺〉(圖二),其紋飾與本品甚為相似,為類似作品之參考。另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紐約佳士得2011年9月15-16日,編號1177,清〈白玉雕雙龍供壽紋鼻煙壺〉(圖三),與本件鼻煙壺皆以龍紋為裝飾,顯露當時對龍文化的崇敬與珍愛。
.jpg)
文獻參考
圖一 春秋晚期〈玉雙龍首璜〉,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庋藏
出處:《中國玉器全集 3 -春秋.戰國》,河北美術出版社,1993 年,頁 79,圖版 127
類似作品參考
圖二 1770 - 1820〈白玉龍紋鼻煙壺〉,誦先芬室主人庋藏
出處:《御賞壺珍-誦先芬室藏清代宮廷鼻煙壺》,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8 年,圖版 59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三 清〈白玉雕雙龍供壽紋鼻煙壺〉,拍賣於紐約佳士得 2011 年 9 月 15-16 日,編號 1177,成交價 USD 4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