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珠按清朝定式而製,由108顆紅寶石珠組成,其色鮮豔,晶瑩飽滿,大小均勻。以四顆翠玉結珠等分,中間結珠連佛頭,佛頭下背雲中間鑲嵌橢圓形翠玉結牌,結牌上下壽字紋米珠,垂綴翠玉墜角。朝珠兩側另有紀念三串,每串十顆翠玉小珠,下設金纍絲托水滴形翠玉墜角。
清代宮廷著裝有嚴格等級制度,服飾除基本的避寒遮體之外,逐漸被賦予禮樂教化功能。順治帝入關後,隨著服飾制度漸趨完備,朝珠的製作和佩戴規範也載入乾隆28年編撰的《欽定大清會典》,以示鄭重。其材質種類眾多,有東珠朝珠、珊瑚朝珠、碧玉朝珠、寶石朝珠等。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縧色都有區別,盡顯華麗濃郁的宮廷氣息。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道光〈紅寶石朝珠〉(圖一),與本品皆以紅寶石為主體,配以翠玉,形制相似,可資參考。本串朝珠材質珍稀罕貴,主珠取材稀罕,大小若一,拋光晶瑩如鏡,當為清代皇室重要成員配飾之用。

文獻參考
圖一 清道光〈紅寶石朝珠〉,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宮廷珍寶》,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 年,頁 96,圖版 86
清代宮廷著裝有嚴格等級制度,服飾除基本的避寒遮體之外,逐漸被賦予禮樂教化功能。順治帝入關後,隨著服飾制度漸趨完備,朝珠的製作和佩戴規範也載入乾隆28年編撰的《欽定大清會典》,以示鄭重。其材質種類眾多,有東珠朝珠、珊瑚朝珠、碧玉朝珠、寶石朝珠等。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縧色都有區別,盡顯華麗濃郁的宮廷氣息。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道光〈紅寶石朝珠〉(圖一),與本品皆以紅寶石為主體,配以翠玉,形制相似,可資參考。本串朝珠材質珍稀罕貴,主珠取材稀罕,大小若一,拋光晶瑩如鏡,當為清代皇室重要成員配飾之用。

文獻參考
圖一 清道光〈紅寶石朝珠〉,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宮廷珍寶》,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 年,頁 96,圖版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