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瓷胎,胎質堅實,通體施黃釉地,釉色亮麗飽滿。雲葉式首面,柄體中央隆起呈S形彎曲。首及趾部皆以金彩勾邊,並有隨形開光,開光內天藍色釉地上飾紅蝠銜磬,四周纏枝蓮及花卉。柄中段有倭角長方形,隨形開光內紅蝠銜壽桃、盤長結及磬,下方飾蓮花紋。整體寓意「福壽如意」,紋飾細緻,線條優美柔和,敷彩豔麗典美,甚為精彩。
「如意」一詞源自古印度梵語「阿那律」,其本意為「無滅」、「無貧」,最早是與錫杖頭標、禪鎮等物同為僧侶日常攜用的工具,後隨佛教傳播而自印度傳入中國。法師講經時,常手持如意一柄,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明清時期如意發展到鼎盛,被視作吉祥的瑞器,製作力求精美,材料極盡貴重,臣子們常進獻如意祝賀皇室壽辰,皇族也拿如意賞賜王公大臣,如意漸漸為上層人物權力和財富的象徵。
「如意」一詞源自古印度梵語「阿那律」,其本意為「無滅」、「無貧」,最早是與錫杖頭標、禪鎮等物同為僧侶日常攜用的工具,後隨佛教傳播而自印度傳入中國。法師講經時,常手持如意一柄,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明清時期如意發展到鼎盛,被視作吉祥的瑞器,製作力求精美,材料極盡貴重,臣子們常進獻如意祝賀皇室壽辰,皇族也拿如意賞賜王公大臣,如意漸漸為上層人物權力和財富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