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質,瑩潤致密,皎潔透亮,局部有褐色沁。硯呈長方形,硯緣四周出邊框,陰線刻回紋。硯堂平滑,墨池四周雕螭龍紋,雙螭龍相對,側首,杏眼,嘴微張,獨角分岔,身軀修長沿池邊環繞,足轉化呈雲頭形,線條婉轉流暢,增添抽象趣味。硯背開長方形覆手,中央陰刻填硃砂「嘉慶御賞」單行四字篆書款。
以玉製硯,古已有之。西晋《西京雜記》載:「漢制,天子以玉爲硯,取其不冰」可見其歷史悠久。宋代米芾《硯史》:「玉出光為硯,著墨不滲,甚發墨,有光,其云磨墨處不出光者,非也。」肯定玉硯的實用價值。明清時期以玉製硯較爲常見,除宮廷御作之外,文人用硯也不乏取玉硯者,然已不注重其實用性,而盛行於硯上雕刻花紋、作銘或題詩,造形別緻,被寄托文事雅趣、玩物賞鑑之用。一般鐫有「嘉慶御賞」、「嘉慶御用」款之玉器,或為前朝製作,或為嘉慶朝製作,深受嘉慶皇帝喜愛而刻款以示珍愛。如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青玉風字形硯〉(圖一),據故宮資料記載為乾隆時期仿古之作。細觀本硯取美玉為材,質地細潤,以壓地淺浮雕技法雕琢,線條流暢,亦有乾隆之風,與故宮藏品硯底皆鐫有「嘉慶御賞」款,筆法瘦勁挺拔,結體嚴整,運筆轉折處圓滑大氣,刀法相似,或為同一匠師鐫刻,可資參考。

文獻參考
圖一 清〈青玉風字形硯〉,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 9 -清》,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頁 38,圖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