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音瓷塑,胎質細緻密實。施青白色釉,色澤淡雅,釉面瑩亮,積釉深處色呈湖水綠色,細觀釉面隱現冰裂紋,交相輝映,趣味盎然。尊像面頰豐潤清秀,柳葉曲眉,額間白毫,雙目細長微啟,直鼻小口略帶笑意,相貌溫和,形象慈和溫婉。頭戴鏤空如意雲高花冠,花冠正面安化佛,大耳肥厚配戴花璫,耳側繒帶垂落。袒右胸,左肩葉形瓔珞飄帶環披,胸前綴飾花葉形瓔珞,瓔珞延伸順勢垂掛至腿側,右手撫膝,左手撐地。右膝屈起呈自在坐姿,悠然瀟灑,坐於高岩台座上,姿態端莊大方。今常州市博物館庋藏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觀音坐像〉(圖一),其造像風格與本件極為相似,可資參考,皆具備宋代觀音造像的時代風格特徵。
此類舒坦自在的菩薩坐像,乃中唐周昉的水月觀音風格,一改造像的傳統姿態,表現出《華嚴經》所述,觀自在菩薩在補怛洛迦山的莊嚴勝妙。本品釉色青中顯白、白中現青,淡雅麗潔,秀美典雅;佛冠之雲紋,衣飾及飄帶、瓔珞之堆貼捏塑,手法洗練,服飾刻劃極其精細,線條自然流暢,神情尊貴含蓄,表現出觀音秀麗氣質。
.jpg)
文獻參考
圖一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觀音坐像〉,1978 年江蘇江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工地宋井出土,常州市博物館庋藏,
收錄於《中國陶瓷全集 8 -宋(下)》,錦繡出版社,2001 年,頁 218,圖版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