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直口,豐肩,扁長方形腹,橢圓形圈足。壺體為無色透明水晶,壺內彩繪以馬少宣喜用之「八破圖」為題材。「八破圖」又稱「錦灰堆」、「八段錦」,源自元代畫家錢舜舉以數種食餘無用之物,作為繪畫題材。後代文人承襲此概念,轉勾勒書房角落中的字紙籮。如本件作品描繪燒焦書頁、撕毀的半幅扇面和殘缺的佛經拓本等,以書房無用之物為描寫對象,別具巧思。背面楷書題詩,仿唐代著名書家歐陽詢風格,字體工整,筆法流暢有力。拍場相似之例可見香港蘇富比2014 年11月24日,編號56,1910 年〈馬少宣作水晶內畫八破圖鼻煙壺〉(圖一),與本品皆為此作者相同題材及技法之作,可資參考。
馬少宣作品題材廣泛,尤擅肖像和戲曲人物,其內繪鼻煙壺書畫並茂,筆法精湛。1915 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名譽獎,作品早年已被歐美皇室貴族、各大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珍藏。若周樂元的作品屬於「逸品」,馬少宣的作品則應歸為「神品」,勘稱一絕之作。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一 1910 年〈馬少宣作水晶內畫八破圖鼻煙壺〉,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14 年 11 月 24 日,編號 56, 成交價 HKD 125,000
馬少宣作品題材廣泛,尤擅肖像和戲曲人物,其內繪鼻煙壺書畫並茂,筆法精湛。1915 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名譽獎,作品早年已被歐美皇室貴族、各大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珍藏。若周樂元的作品屬於「逸品」,馬少宣的作品則應歸為「神品」,勘稱一絕之作。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一 1910 年〈馬少宣作水晶內畫八破圖鼻煙壺〉,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14 年 11 月 24 日,編號 56, 成交價 HKD 1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