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124 清  陳鳴遠作 宜興紫砂菱花式觚

124 清  陳鳴遠作 宜興紫砂菱花式觚 「陳鳴遠印」款

H18.4cm

來源
蒙特雷藝術博物館,入藏於 1993 年
舊金山邦瀚斯 2016 年 6 月 28 日編號 8099
芝加哥亞洲傳統藝術博物館收藏

預估價

TWD
600,000-800,000
USD
21,400-28,600
HKD
166,700-222,200
RMB
139,530-186,050
2021秋季拍賣
拍賣|
2021年12月25日(星期六) 7:00pm 
地點|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1915荷造り場)
預展|
2021年12月18-24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1年12月25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登記網路競投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花觚紫砂為材,溫潤色澤營造出古樸意韻。口、足呈五瓣菱花形,口如喇叭狀外擴,長頸向下弧形內收,腹部呈五棱長方形,高足微外撇。通體光素,以菱花式造形貫穿呼應,身線優美,挺拔脫俗,張弛有度,形制精妙。底部剔地陽文「陳鳴遠」三字篆書款。

《周禮》載:「獻以爵而酬以觚」,觚本商周時期青銅酒具,後成為皇室祭天奉祖重要禮器,隨著歷史的發展,漸漸失去原有用途,變為案頭陳設。宋代仿青銅器造形燒製瓷觚,明代始以玉製觚,沿至清代出現紫砂材質,如清《弘曆及妃古裝像》,乾隆帝的桌案上便有擺設紫砂花觚,其功能已然由原本的酒具轉變為陳設用器。且宋明以降,花道興盛,觚遂成為瓶花佳器,明袁宏道《瓶史》記述:「嘗見江南人家所藏舊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謂花之金屋。」深得士人推崇。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玉方觚〉(圖一)與本件清〈宜興紫砂菱花式觚〉,藍本應皆取自《西清古鑑》商〈若癸觚〉(圖二)圖譜,然在造形、紋飾上加以創新巧思,摹古而不泥古,巧妙融花形於器物造形,與古人插花享受結合,營造出一番新氣象。然與之相比,本品跳脫方觚造形的束縛,不以方整為局限,而呈五瓣菱花形,端莊挺秀,更加生動自然。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北京中漢2013 年11 月17 日,編號1276,清乾隆〈陳覲侯制紫砂仿古銅花觚〉(圖三),與本品皆以紫砂仿古製作,極為精彩,可資參考。細觀本品,造形別緻巧思,花朵棱線清晰,從上方俯看,猶似一朵盛綻的鮮花,器面弧度舒展流暢,挺拔靈動,整器光素無紋,純以線條及完美比例取勝,極為不易且難得。

陳鳴遠,號鶴峰,又號石霞山人壺隱,清康熙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壺藝精品成就極高。其生於紫砂世家,不僅製壺技藝精湛,又勇於開拓創新,依仿爵、觚、鼎等古彝器為藍本創作,工藝精湛,品味高雅,古趣盎然。還開創壺體鐫刻詩銘之風,作品名孚中外,有「海外競求鳴遠碟」之說,對紫砂陶藝發展史建立卓越功勳。


文獻參考
圖一   清〈玉方觚〉,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摘錄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圖二   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四.商〈若癸觚〉  
出處:《景印擒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一五七冊、器用類,世界書局, 1986 年,頁 244-24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三   清乾隆〈陳覲侯制紫砂仿古銅花觚〉,拍賣於北京中漢 2013 年 11 月 17 日,編號 1276 ,成交價 RMB 1,000,500
 
請輸入以下資料後可下載狀況報告
姓  名:
電子信箱:
返回頁面頂端